王之涣最经典的一首诗,描写边塞荒凉的景色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凉州属于唐朝的陇右道,治所在姑藏县。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远的向西望去

2、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3、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代。羌笛是羌族的乐器。

4、度:吹到过

黄河源头好似远远地伸上到白云之端,那一座孤城背靠着万仞高山。不要埋怨羌笛吹起《折杨柳》的悲曲,只因和煦的春风未曾吹到玉门关。

向西眺望,滔滔的黄河流水有若远在白云之间,向东眺望,一座孤零零的玉门关远远可见,还有那万仞高的群山,苍茫悲凉之中,更加见出古城的孤拔超绝。当此之际,忽闻羌笛所吹《折杨柳》曲,声音悲凉,如怨如诉,边塞征人之苦可想而知。诗中却用“何须”两字,转谓征人和煦春风不会吹度玉门关,不须怨杨柳尚未萌芽,语意双关,曲折传达出戍边征人的悲怨,朝廷恩泽之不及于边塞犹如春光之不度玉门关,倍加见出沉痛。唐代常有吐蕃边乱,西北大部分地区经常被吐蕃骚扰,常年戍边的艰苦,是朝廷所不知道的,诗人代为歌吟,希翼在上者闻之。

全诗于壮观中寓悲凉,慷慨雄放而神气内敛,骨力浑融,意沉而调响,不愧是边塞诗的绝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