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山东026黄河走东溟石门通古

黄河走东溟

从州城启程,沿东平湖东岸一路北上,就到平阴辖区的东阿镇。东阿镇与景德镇、茅台镇并称中国三大古镇。这里是东阿王曹植的封地,也是明朝礼部尚书于慎行的故里。

镇之北有座古老的永济桥,雕栏玉彻,雄伟壮丽,横卧在浪溪河之上。

东阿镇东去十里许,有个小屯村,村北有石门山,山口有石门。是二千多年前,人工开凿的石洞,洞高逾九尺,宽近两丈,是战国时期齐国到郑国的交通要道。隐公三年齐僖公和郑庄公曾在此会盟。

千古石门

“千里来往路,立马一长叹。”历经千年风雨,洞底的石面上,现仍有车马长期通行留下的车辙印痕。石门不仅是穿越石门山的古隧道,亦是一处诱人的景观。“石门晚照”是平阴古八景之一。传说李白和杜甫漫游齐鲁,路经此地,在洞内石台上长坐休息。路过为真,从东平,经平阴、东阿去博平的必经之路。至于诗作至今无官方考证。在此一坐,前不见故人,后不见来者,倒有一种千年的沧桑、跨时空穿越之感。

“西来渐觉细尘红,扰扰舟车路向东。”这是一生以李白为偶像的唐代诗人张祐的诗句,也是作于平阴。李白东行不久,即到平阴城,入住城北沙丘旁的客栈休息。站在客栈的阁楼之上,凭窗远望,古老的黄河尽收眼底。“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现在的平阴和东阿,以黄河为界。而早期的黄河略有北移,且经常改道而行。经东汉时主持治河的王景根据地形高低,开辟加固了一条新的黄河水道,使得黄河水患减少。所以,隋唐时期,黄河出现了大约八百年的相对稳定期。

黄河落天走东海

在这里李白要等候好朋友薛九。他既替薛九鸣不平,又感觉他处事太直接不圆滑。在平阴怎么就不学学范蠡呢?范蠡曾居平阴范蠡庄,去世后葬于东陶山。“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李白为范蠡写的两句诗。在李白心中,范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也是终其一生想要的追求。在官场可以扭转乾坤,将相之间游刃有余;在情场赢得绝代佳人之芳心,与之偕老;在商场三次成为首富,被后世尊为商圣、财神。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有着睿智的处世思想: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老年时看淡。

薛九到来,自是寒暄,倾诉,忆往抚今,推心置腹。多年的好朋友,被别人诬陷而被贬谪到外地。从此要离开鲁地了,李白心中也很伤感,借酒挥笔写诗《送薛九被谗去鲁》。此诗除了安慰遭受诬陷而被贬谪的朋友薛九外,也写出了作者对小人进谗言导致人才发挥不了作用以及社会的严重不公平现象的无可奈何。

“尔去且勿喧,桃李竟何言。”

永济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3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