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疫线飞扬全省青年志愿者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金京艺

风雨中,他们奋不顾身,防汛一线显担当;

疫情下,他们责无旁贷,投身战疫最前方。

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全省广大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默默奉献,无惧烈日和暴雨,不舍白昼与黑夜,用一抹抹鲜亮的“志愿红”筑牢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以无畏的坚守彰显着青春本色。

“抗击疫情是给自己最好的成人礼”

“全民核酸检测!”7月31日中午,当这几个字映入眼帘,刚刚结束了在新乡连续27小时抗洪救援服务的“00后”大学生刘梦强,回到郑州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联系了所在社区,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您好,请让我为您测量体温。”“请您下车进行出入人员登记。”“请您拿好相关证件,以防弄丢。”“阿姨,这是你家购买的菜,大爷,这是给你买的药”。十多天来,刘梦强每天要重复无数次这句话。

“宣传员、守门员、采购员、送货员”,刘梦强把社区里志愿岗位干了个遍,昼夜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哪里需要去哪里。

一碗泡面就能打发一顿饭,本来就消瘦的他,半个月又瘦了五六斤。刘梦强说:“年轻人就得有担当。我们多干一些,疫情就会快一点控制住。现在对我来说,抗击疫情是给自己最好的成人礼!”

“志愿红”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我在中原区,我报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我在高新区,请把我拉入高新区志愿服务群”“你好,我的核酸结果是阴性,我要报名参与金水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郑州,一条条报名信息在全市疫情防控志愿者储备群中不断刷新。名青年志愿者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现场秩序引导、扫码登记信息、保持距离提醒、防疫知识宣传、检测点环境布置……青春“红马甲”在检测点忙碌着,以实际行动为高效完成全民核酸检测工作献一份力。

在中牟,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许昌学院届毕业生赵旭,组建起中牟县大学生星火联盟,协助社区开展居民进出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出入证发放、入户排查。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返乡大学生,投身家乡防疫志愿服务,截至8月9日,这支“星火联盟”共招募数十所大学的本地大学生志愿者已达余名,总计服务时长近小时。

在兰考县孟寨乡,各村防疫志愿者队伍中,40%以上是返乡大学生和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他们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跟随村干部深入各村,帮助各卡点发放物资、测量体温、排查返乡及流动人员、宣传防疫知识。

在黄河科技学院,医院的超声科实习生范武杰,几个月前还是一名大三学生,如今冲锋在防控第一线,做防控行动有力的后盾: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30多度的高温下,他虽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但依然坚持着完成任务,每次脱下防护服,被汗水浸泡的双手都会褶皱发白……只因为“我是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所在。”

……

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不过是一群孩子披上了“红马甲”、穿上了“白大褂”,挺身而出奋战在战“疫”一线。这些闪闪发光的青春力量,在这场疫战里,似点滴微光凝聚成大爱,让无数人“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抗疫一线是最好的思政课堂”

再次站在村口疫情防控执勤卡点,22岁的田雨果心里“没那么慌了”。

他是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学生,家住濮阳市南乐县杏园村,去年疫情暴发后就曾参加过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今年暑假,田雨果作为南乐县晨曦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从7月初开始,始终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防汛救灾刚告一段落,8月2日,田雨果立即组织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

在杏园村,他和52岁的父亲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父子俩每天在村里执勤、消毒消杀,常常衣服湿了个透,皮肤晒得通红,但内心却充满干劲儿。

“最近的暑假线上班会,老师们也不止一次讲到‘灾难就是最好的思政课教材’,能够亲身参与这场战‘疫’,能为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能从灾难中汲取奋进力量、充实思想、坚定信念,我感到无比自豪!”田雨果说。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中原大地,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从网上到网下,到处可见青春的“红马甲”身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成千上万名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青春防线”。

编辑:彭长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6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