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古庙黄河画廊,雄伟壮观震撼游人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本文作者:刘勇

碛口的街巷和房子都在卧虎山下,院落沿山坡逐层向上直到山腰的黑龙庙。有13条小巷串到主街上。现在还可以找到要冲巷和画市巷的名牌和介绍。

要冲巷在最北边的锦荣店和荣光店之间,巷子口是座石拱门。在碛口各村,在巷子里会经常遇到,其实有的地方起了过街楼的作用,有的地方则干脆盖成了空中的一座小石头房。闹市中的画市巷每到岁末就成了年画的海洋。

小巷子里过去的院子基本都成了杂院。不少旧式石窑洞已经人去屋空,任其破败下去。由于地形和商业的需要,院落布局里东、西,东南和西南朝向都有。

因为建在山坡上,很多小巷的石子路面坡度很大,据说这是为了方便排水。石头大小不一,这样的路走着咯脚,自然也走不快。很多地方还可以看到类似过街楼的建筑。

很多巷子都可以通往黑龙庙,山门两侧“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对联,对碛口的描述十分到位。现存的小庙只有一进院。正殿内供奉龙王和风伯、河伯。

据庙内碑刻记载,民国初年碛口商号有家,码头上往来船只每天有艘。那时从黑龙庙看到的黄河上该是十分红火的商贾云集场面。在这样的基础上,当年的商人们才有财力集资修庙,祈福求安。

正殿对面是二层倒座戏楼,东西两侧还有类似包厢的设施。在下部为石窑洞,上部看台上陈列着碛口的远景规划。现存的黑龙庙只是下庙,用来更为宏大的上庙在上世纪40年代被拆除,木料用于军工厂制造手榴弹手柄。

庙前平台上视野开阔。很多美术院校的学生占据地形在写生。黄河、湫水河交汇处的麒麟滩上大小石头如颗颗白色宝石散落在黄色的水色之中。脚下的层叠院落延伸到河边的沿黄公路。

湫水上一桥飞架,绕过对面的山头就是李家山村。那里的坡度比碛口镇还要大,李家山的地貌被形容为“两沟四面坡”,两条小沟壑向南延伸,与垂直于它们的一条山涧汇合后向西注入黄河。

过去的风水先生称李家山形似凤凰,夹在两沟之间的山峁为凤凰头,两沟外侧则为凤翼。在不大的面积上多户人家的石窑洞紧密挨在一起。有的地方从远处看过去沿地势有7、8层层叠而上,很有气势。

美术大家吴冠中在年第一次这里探访时候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他说这里远来是汉墓,进去看到很好的古老窑洞,就是一座桃花源。

当年的小村还很闭塞,只是前几年才通柏油路。小村子的排水系统和碛口一样在发挥着作用。从李家山村向南还有一些过去的古商道,那是在山间可以容得两辆骡车交汇宽的路。很多路段都是人工开凿在石坡上。由于已经失去作用,早已废弃,只残存了局部。沿路南下是军渡码头,黄河峡谷里另一个贸易重镇。

如果沿碛口逆黄河而上,路过索达干村和高家塔可以到达黄河画廊。索达干村的名字据说是元末汉人“将靼子杀干净”俗语的简化与音转,每年正月十五这里的九曲黄河灯阵很有名。

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从吴堡东渡黄河,在这里登岸,村里有“毛主席东渡登岸纪念碑”。所谓黄河画廊长达1公里,在峡谷两侧的绝壁上。

有人认为是多年水蚀作用形成的类似浮雕的各类诡异图案。根据个人的想象,有的地方和现在流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未完待续—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者:用心做优质内容,用行动寻找山西秘境,发现山西工匠,喜欢山西历史,想要了解山西,了解古中国,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1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