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古丝路,梦圆大西北
踏上古丝路,梦圆大西北!(出行时间:年8月)
.08.23
有人说,没去过大西北,就不知道中国有多大。我想说,没去过大西北,就不知道中国有多美!当我们爬上海拔多米的高原山脉,遇上世界上最幽蓝的高原湖泊,看到全球规模最大的油菜花海,奔跑在广袤无垠的茫茫沙漠;我们追逐阳光,与自然为伴,日出而行,日落而归,走过草原,跨过荒漠,绕过戈壁,一路上精彩连环,恍若星际穿越。大西北极富变幻的光影魔术,就像一场穿越千年的生命体验……。
重走丝绸遗韵,饱览塞外美景!这是一条充满情怀的丝路,包含了所有的色彩,囊括了所有的美景!语言在他面前显得过于苍白单薄,要想体会有多美,走吧,跟着我的镜头一路向西,一同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回望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内涵。
第一站:兰州是一个层次丰富的城市!从中川机场离市区70公里左右,一路所见光秃秃的黄土山,干枯无生气的草,意料之中的干旱荒芜!
我们行程中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是在兰州。兰州是甘肃省会城市,古丝绸之路重镇,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凡是到兰州的人必到黄河边走走,看看黄河母亲雕塑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中山铁桥,或到水车园坐上羊皮筏子畅游黄河!
第二站:也叫茶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茶卡镇地处国道、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茶卡盐湖,大部分人喜欢称它为中国的天空之镜。
第一次见盐湖,感觉好神奇,在高原,竟然可以有这样的地方,眼前白茫茫一片,吹过来的风感觉都是咸的,好像在海边吹着海风一样。
这里的小火车直接通往湖心,人很少,适合拍照。
盐湖空旷,一眼望不到边,朵朵白云倒映湖面,让你真正领略什么叫水天相接。湖水浅处,不足10公分,直至脚踝,深处也不及膝盖,湖底盐白如雪,平滑如镜,光脚站在上面,感觉清凉细腻,如有蓝天、白云、阳光的映衬,与人的倒影一起呈现在湖面上,如在镜中。
站在一望无际的盐湖上面,天和地仿佛倒转了过来,不禁想问问湖中之人,你是谁?
蓝天下如雪色般茫茫,云低天远,相融其间,白色如雪的纯洁,在这里却有另一翻解读与观赏。时至夏日你或许会困惑,艳阳高照,天蓝地暖,何处会有这样的雪色与苍茫。悄悄的轻声耳语告诉你~茶卡盐湖在这里。这是一片纯洁的世界,这是一个全新视觉的开启,仿佛世界是个多变的魔术师。
第三站: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这是湖畔边的油菜花田
藏族部落
高原的故事,要从青海湖开始,因为一切的纯净皆出于此。如果说还忘不了城市的喧嚣,想念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海洋的时候,站在青海湖边,一定是你最好的归宿。
青海湖真的很大,走入湖的边界就能看到远远的湖景,无边无际,烟波浩渺,湖水静静懒懒的荡着,清澈纯净,可蓝可绿,就这么悠然的躺在那。
广阔的湖面看不到边,我们就这样静静的坐在湖边看了许久许久……。没有喧哗,没有刻意,只有宁静安然,只有这湖这天,心上无云,心中无尘!
第四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是我国藏传佛教黄教(俗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因为先有塔后有寺,所以叫塔尔寺。
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是塔尔寺最独特的象征。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依次是莲聚塔、菩提塔、四谛塔、神变塔、降凡塔、息诤塔、尊胜塔和涅盘塔。
塔尔寺,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景点,对于虔诚的信徒,是圣地。人可以没有信仰,但必须心存敬畏。
气势磅礴的金顶、小巧玲珑的门框、别具一格的藏窗、五彩缤纷的画廊、造型生动的塑像透露着威严,敬畏地诉说着神秘和虔诚。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殿内不让拍照)
千年古刹,听寺钟鸣晓,那些红色的砖墙,即便在高原炽烈的阳光下,也收敛了张扬,蕴藏着慈悲的力量。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第五站: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形成于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多平方千米,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张掖丹霞地貌群列入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也将这里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景区内建有四个观景台,沿着观景台的顺序,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彩色丘陵的美。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三枪拍案惊奇》外景拍摄地。
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时而像一幅水墨丹青,时而像浓墨重彩的油画,让人不仅仅惊叹于她令人窒息的美丽,还有每一种颜色中都承载着的一百万年的记忆。
亲眼看见这样的景色,不只是用震撼可以表达,实在难以想象,在广袤的戈壁,连绵的青山背后会藏着这样一个地方,群山是五彩斑斓的,随着不同角度,不同高低,不同光线都会变幻出不一样的绝美色彩。
此刻满眼的美景,满目的壮观,看到的图片再美,都比不上亲眼所见,贪婪的看每一处,每一景,要把这壮美深深地印到自己的脑海里。
大自然鬼斧神工,孕育出如此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的大地美人七彩丹霞,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色彩,在阳光照射下,把沟壑、山丘装点得色彩缤纷,绚丽多姿。
七彩丹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也是生命中难能可贵的美好际遇,真的很庆幸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么多美景值得被珍惜。
第六站: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年),先后经过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悠悠驼铃声,梦回嘉峪关。划过历史的天空,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这中华民族的两大创举神奇地在这里交汇。
站在城头,远眺大漠戈壁和长城遗迹,仿佛听到了当年将士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追杀匈奴的呐喊声。回眸历史走过的辉煌岁月,对于近代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似乎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多情与眷恋。
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
千百年前,这里风彻旗扬,将士凭关,云飞马啸,壮士与雄关同在。
千百年后,这里美丽祥和,四通八达,开放包容,欢乐与幸福同在。嘉峪关沧桑与柔情并存,历史就在你身边!
第七站: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第八站:敦煌------佛陀留在人间的一滴眼泪!从张骞到李广,从法显到玄奘,从丝绸之路开通到四大文明汇聚,无数探险家、史学界纷纷踏至而来,敦煌的魅力穿越时空,令人神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敦煌!
时光悠悠,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蹒跚地走过了五千年漫长的历程。当年的大月氏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这片大漠沙海赋予了这片土地永恒的苍茫。
:在敦煌市,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一座沙山如刃,闻风鸣响千年的沙山,绵延不绝;干涸的沙山下,犹如一弯新月般、千年不竭的清泉守候沙山。千年鸣沙之谜,沙泉共存之惑,至今令多少人神往!
骑着骆驼,沿着古人的步履,也蹒跚一下几千年前诞生这灿烂文明的丝绸之路。
成群的骆驼载着游客往来穿梭于各个沙山中,仿佛让人看到当年商旅的影子。
登上鸣沙山的天梯,以为到达山顶可以一览众山小,可是山的背后是更高的山!
曾听过这样一首歌: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那年我从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绕梦牵……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的鸣沙山下,是一处神奇茫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月牙泉在沙丘环抱之中,南北长近米,东西宽约25米,最深处约5米,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美誉。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千百年来相互守望着。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一一一余秋雨《沙漠隐泉》
千沙万泉无颜色,醉卧鸣沙月泉侧。夕阳西下之时,打着赤脚,坐在鸣沙山上,听着风吹动着砂粒的声音,看着月牙泉水的灵动,甚好甚好!
晚上在鸣沙山下观看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让历史再现,让岁月重温,跨越历史长河,领略丝绸之路的古文明,这就是对《敦煌盛典》大型实景演出的真实写照。它所描绘的,是一个曾广泛流传于我国古代敦煌地区的,青年画匠墨丁与和亲公主之间凄美、缠绵的爱情传说。
整部演出分为:《序·大漠魂》
公元前年,张骞凿空西域,通丝绸之路。星辰几掠戈壁,黄沙几湮生灵,猎猎风中旌节更屹立,张扬大漠魂魄。公主与画匠墨丁私定终身,却无法摆脱前去西域和亲的命运。
第一幕《禅定·鸣沙山》
回声隆隆,鸣沙呼唤英灵;驼铃悠远,绵绵汇融财富;清音升华,文明守护通途;鼓乐祥和,血脉浓郁亲情。画匠墨丁历尽艰难险阻,一路向西,终于追寻到丝绸之路的重镇敦煌,只为曾经那爱的承诺。
第二幕《远走·敦煌城》
凯旋的号角,敞开了丝路重镇的胸怀;巡城的灯火,点燃了古城的阑珊;酒肆的喧嚣,沸腾着都会的繁华;柔软的温暖,传递着生命间的浓情。随行舞女与公主互换衣装,借胡首迎亲欢庆之机伺机逃脱,与墨丁流浪于敦煌城市井之间。
第三幕《情牵·莫高窟》
无垠大漠漫漫丝路,寂寞、恐惧无时不在撞击着心灵的纯净;生命向峻崖倾诉,将心中的梦绘的斑斓。风云突变,胡首发现二人的藏身之所。公主被带回宫中,从此在深宫抑郁终老。墨丁将对公主的爱全部投入到自己绘制的壁画和雕刻的佛像中,终成大器,为丝绸之路留下了最辉煌的印记……
第四幕《婵娟·月牙泉》
墨丁仰望着七夕的星空,那里神秘着他心中的梦;弯月从蓝色的泉中升起,墨丁挽着公主在月宫起舞;无梦的夜,梦幻的星空,是生命不息的追求。
《尾声·梦敦煌》
月光洒满大漠,篝火映耀古城阑珊,华戎共舞梦幻敦煌。
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这是一段无论用多精彩的文字都难以详述的历史,这是一个无论用多长时间都不能讲完的故事。记忆中几百年前的荒芜犹存,来自一个世纪前的伤痕宛在。风,从千年戈壁吹过,梦,从净土天国洒落,穿过这片充满传奇又无比脆弱的土地,一群怀揣梦想又激情昂扬的人们,筚路蓝缕漫漫求索着......
这就是莫高窟,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去形容和赞美它的地方,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万分之一的千年光辉。
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站在石窟前的平台,见九层高楼,朱漆髹饰,耸峙云霄,翘角铜铃,随风传音。两侧崖壁上栈道曲折,将大大小小的石窟紧紧勾连。
随着拥挤的人流,涌进莫高窟的栅门,站在巨大文化宝藏的洞口。踏着石级走进一个洞窟,就走进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一个气势恢宏的佛国世界。
洞窟早已不是全部开放,游人只能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4一8个洞窟,时间,成就了莫高窟,时间,也在慢慢的带走它……风沙肆掠的戈壁,正要一寸一寸的将它还原成沙砾与尘埃;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游人,在洞门一开一关之间,正在抹去那曾经艳绝尘世的色彩;我们像一个不知轻重的孩子,执意要紧紧的拉着母亲皲裂的双手,爱的同时,也带给她痛。惶恐间来到一尊泥塑前,手部断裂的剥面,丝丝苇草清晰可见,幽幽传来讲解员轻声的述说:我们要感谢戈壁高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可以让我们有机会直面这千年之前的生命……这一瞬间再也不可能有其他的思绪,唯有穿越这一抔苇草,看见丝绸之路上悠然远行的驼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余秋雨)唯如是矣!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千手观音舞姿婆娑、吉祥飞天花雨缤纷,彩塑、壁画、建筑、佛经中土与西域的灿烂交汇,神话与传奇的岁月流传。当你面对它,心底里生出的震撼和崇敬,就足够让你收起任何杂念,用心看着,听着,感受着!(窟内禁止拍照,以下是网上盗的图)
高高天顶画,满满的壁画,宏伟壮观景象,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莫高窟,这个信仰之地,去一次没有看明白,也许再去多少次也看不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来到大西北,饱览了山川美景,又怎能错过诱人美食?到达敦煌当晚与团友们一起在鸣沙山下品尝最具当地特色的大漠风情宴,其中有雪山驼掌,丝路驼峰,风火羊排,大漠风沙鸡等特色美食。
兰州牛肉拉面!
家人陪伴的路,也是最美的风景。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倍加珍惜。岁月珍藏,沿途所经历的,终会刻在脑海里。从起点到终点,西北之行暂且画上了非常完美的句号。想去的地方很多,我们一直在路上。相识是缘,感谢一路相伴的伙伴们!
图文:一盏心灯
心如莲花,静静舒展,闲心素笺,浅舒流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