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考古助力黄河文明史研究
记者12月29日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国有馆藏文物20余万件,是名符其实的文物大市。“十三五”以来,济南市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考古调查勘探为保护地下文物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配合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规划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先后组织国家、省、市考古勘探42项,总勘探里程余公里,勘探地块面积万平方米,发现或复查文物点处,既保护了地下文物,又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创新实施考古前置改革。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大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力度,市政府于年6月17日印发《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土地供应前完成考古调查勘探,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建设工程中存在的文物保护问题。考古前置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考古发掘成果显著。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文物保护原则,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30余项,共发掘面积10平方米,发掘墓葬多座,发掘出土文物1多件,为研究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焦家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宽厚所街遗址入选“全国重要考古发现”;大辛庄遗址获“国家田野考古三等奖”;梁二战国墓、药山汉墓、三官庙汉墓先后获得“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有8项考古发掘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量之多仅次古都西安。
考古成果挖掘利用不断突破。多渠道向社会宣传考古成果,不断提升考古成果社会价值。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策划了8集电视专题片《魏家庄汉墓》《济南刘家庄商墓》《济南三官庙汉墓》等,宣传济南的文物保护成果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好地充实了广大市民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归属感。年,为全面展示考古发掘成果,又打造了济南考古馆免费开放,荣获山东省政府“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另外,还有20项考古研究成果获山东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量的考古工作,充分证明济南地区人类发展史绵延不断,是黄河下游的重要中心城市,考古成果为中华民族0年文明史提供了佐证。例如:张马屯遗址发现后李文化时期遗迹,证明年前济南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证明4年前济南文明史已拉开序幕。
责编:任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