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如何穿越黄河长江的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那么京杭大运河开凿于何时呢?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东周春秋时期.位于东南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年引长江水经瓜洲北入淮河.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到末口,当时称为邗沟,长约公里.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又相继延伸了河道,第二个时期是隋朝时期.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大体在邗沟的基础上拓宽、裁直,形成大运河的中段,取名曰山阳渎.在长江以南,完成了江南运河,这是大运河的南段.实际上,江南运河的雏形已经存在,并且早就用于漕运.“漕”是利用水路运送漕米到集中地点的意思.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我国的封建王朝,向农户征收地租和田赋,在很长时期内,采取征收实物的办法.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区所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区征收的粮食调运到京城,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漕运在我国历史上形成过一套较完整的制度,并有相应的一套管理系统.漕运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载运的粮、米,叫做漕粮、漕米.驾驶漕船的军队和民工,叫做漕军、漕丁和漕夫.许多朝代都设专管漕运的官员.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史书就已经有了关于漕运的记载,到了隋朝,漕运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时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黄河南岸的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

行向东南,进入汴水(今已湮塞),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又叫御河,是黄河、汴水和淮河三条河流水路沟通的开始.隋朝的都城是长安,所以当时的主要漕运路线是:沿江南运河到京口(今镇江)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入通济渠,逆黄河、渭河向上,最后抵达长安.黄河以北开凿的永济渠,是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河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芦沟(永定河),直达涿郡的运河,而到元朝时呢,定都北京,为了方便将粮食运输到北方,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修筑成以都城元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这才完成了现在京杭大运河的规模。

大运河全长公里,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贯通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河,由于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中国河流都是东西流向,比如黄河长江都是自西向东流,而大运河的流向是南北的,还贯穿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在昭通,京杭大运河贯穿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间时,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河床的高度不同。我们都知道,黄河每年因为大量的泥沙堆积在下游阶段,导致了黄河河床高出地面很多,成了著名的地上悬河,在大运河贯穿黄河时运河的水面高度与黄河的河床,水面高度都不一样,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如果强行贯通的话,黄河的水会向大运河中倾泻,那么运河的河堤必然会被冲垮,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应对的办法,就用船闸的方法实现了大运河与长江黄河的十字型交叉流淌。我们再来说一下船闸,船闸就是船舶在面对高低不同的河床的时候实现在河道中的上下坡,在大运河和黄河交汇河段设置了一道道船闸每两道船闸之间的空间叫作闸势,当船由低水位进入高水位时,先排泄出闸室内的水,使得水位与下游水位平齐,此时打开下游船闸,船就可以进入到闸室,然后在关闭下游船闸,向闸室内灌水使得水位升至与上游水位平齐,此时在打开上游船闸,船舶就可以驶入上游了。

反方向时反向操作即可,这种技术现如今仍在使用,现在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船闸,也就是中国长江的三峡船闸,古人就是用这种智慧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和黄河长江的十字交叉,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他肩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促进了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3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