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史连载30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流域农
三皇五帝都是中国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占世界黄土分布70%)黄土高原。黄土由细小的粉沙和黏土重叠组成,非常疏松,容易被水冲走。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带走大量的泥沙,因此成为世界上携带黄土最多的河流,不但河流变成了黄色,连黄河注入的大海也变成了“黄海”。
黄河如果说尼罗河是埃及仁慈安详的母亲,给埃及人民带来无限的欢乐,那么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则显得喜怒无常,经常制造可怕的灾难。黄河平时水量不大,经常断流,不利灌溉、航运和发展渔业,但是每到夏秋暴雨季节,就变得洪水暴涨,来势汹汹,而且每次洪水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都是突然和不可预见的,每到黄河泛滥之际,河水经常漫过河堤甚至改变河道,居高临下的河流将带来难以估计的灾难。十年九害是对黄河深刻的描述,据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次,重要改道26次,其中包括7次大改道,每次都造成极大的破坏,是世界上吞没生命财产最多的河流。
虽然黄河带来种种灾害,但是由黄河带来的黄土塑造了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泥沙沉积的冲积平原,其中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华北平原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黄海和山东丘陵,主要位于河南、河北两省。其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路面平坦,一马平川,被称为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居民只能集中生活在河流两岸,而华北地区居民却能够遍布整个华北平原。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首位,由黄河带来的黄土疏松而又肥沃,相比之下,两河流域的土壤又干又硬,西欧与南欧的土壤则属于高度的粘土质,这意味着这些地区需要等到青铜农具出现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垦,而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农耕者只要用简单的木制工具就能大范围开垦种地,获得好收成。
华北平原只有如此广阔肥沃的平原才能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也只有如此平坦无阻的平原才能形成长久统一的国家,为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至今提供必备的地理条件。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中原的主体,处于中国地理的心脏部位,平原上的河北磁山遗址是北方粮食种植的发源地,磁山文化之后,在约公元前年又出现以河南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裴李岗居民已经住进半地穴式建筑,会种植粟米,饲养鸡猪,以手工制作红陶出名。贾湖遗址位于裴李岗遗址南部,是已知最早的北方水稻种植地,在贾湖遗址出土了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以及用稻米、蜂蜜和水果味原料酿造出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在遗址中发现的龟甲等器物上契刻的符号,被称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雏形。
贾湖遗址上的龟甲契刻文约公元前—前年,黄河中下游的农业文化从华北平原向西扩张到黄河中上游的渭河流域,出现了以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为代表的大地湾和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以发现中国最早的彩陶而闻名,其中的天水大地湾遗址是截至目前天水地区发掘出的规模最大、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物珍藏量最丰富的原始社会人类聚居村落遗址。而甘肃天水正好是三皇之首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大地湾文化常被视为伏羲崇拜的发源地。不过据秦《世本》载:“(伏羲)取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包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羲氏。”《史记补三皇本纪》载:“(伏羲)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战国《尸子》载:“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可见伏羲崇拜应起源于渔猎畜牧经济群体,而大地湾文化是西北地区最早产生的农业文化,因此伏羲传说也可能并非起源于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文化陶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