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黄河神由谁开端埋祭沉祭对象不同,神秘
自古以来,华夏先民便有山川崇拜的习俗。然而,对于发源于黄河与长江的中华民族来说,自古对于水的敬畏,一点也不亚于对山的崇拜。而正式形成对河神的祭祀活动,则始于夏朝第九代皇帝姒芒。
黄河河神又称河伯,是中国民间最有影响力的河流神。殷王朝建立以后,对河神的祭祀极为重视,建立河神庙,春秋战国时地方性的河流崇拜十分活跃。传说中的河伯,在下界便是鱼尾人身,银白色的头发,琉璃色的眼睛,尾上的鳞片流光溢彩。虽然他是男性,但是长得却异常俊美,身上有淡淡的香味,被人形容为花花公子。
炎黄后世一直在中原地区耕耘,对于黄河的敬畏自不在话下。对于神秘的黄河,人类从一开始便有了神话传说,在《神异经》中说:西海水上有人乘白马,朱鬣白衣玄冠;从十子童子,驰马西海水上,如飞如风,名日河伯使者。
古书中记载:黄河河伯名叫冯夷,是陕西华阳人,在废关提道里住,服食八种石质原料炼成的丹药,修炼成水仙。在《抱朴子·释鬼篇》里,说冯夷小时候过黄河时淹死了,阴魂不散,直达天庭,天帝任命他为河伯,管理下界河川。
上古时候,黄河流经中原地区时,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据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对神秘的黄河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后来,幸亏得到仙人相助,送给他河图、开山斧和避水剑三件宝物,才治水成功。河图,就是关于黄河支流分布、沿岸山川地理的图,据说就是黄河水神河伯送给大禹的。
姒芒继位做了夏朝皇帝后,深知黄河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加之以前对河伯的信仰,便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在黄河边搭建起高台,摆下三牲祭品,首次举行隆重的祭拜黄河仪式。按照郑玄对《周礼·大宗伯》中“以狸沉祭山川林泽”这句话的注释,上古时期人们祭祀神灵的方式分两种:祭山川时要将祭品埋在地下,称为埋祭;祭河川时要将祭品沉入水下,称为沉祭。
姒芒首次祭黄河,仪式非常隆重,不亚于祭天大典。他采用的是沉祭方式,不仅将猪、牛、羊等三牲祭品沉于河中,还将当年舜帝为表彰大禹治水成功而赏赐给大禹的一块黑色的玉圭,也一起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并祈求河神的庇护。祭河仪式结束后,姒芒来到东海之滨游玩,意外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群臣向他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是祥瑞之兆,天下从此太平无事。
后来,这种“沉祭”方式,一直延续了数千年。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根据《仪礼·觐礼》的说法,黄河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
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还专门为黄河水神写了一首长诗《九歌·河伯》。由于年代久远,这首诗的影响力又很大,以至于后世对屈原这首诗的主题产生了分歧,一派认为就是为了歌颂黄河之神;另一派则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因为全诗都没有关于礼祀方面的描写,而是描写了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这位女神,传说就是伏羲的女儿宓妃。
姒芒46岁登基,在位18年,享年64岁,死后葬于安邑附近。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多大的功绩,但也算是守成之主,在他治理夏朝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
今天,在各地陆续发现的一些岩画中,有许多祭祀河神的图像。古代人们傍水而居,在日常生活中,大河能给人类带来财富,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祭河神,同样反映了人们对滔滔河水的尊敬和畏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