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大讲堂王启涛李冰和都江堰封面新闻
□王启涛
大家好。我很荣幸给大家讲《李冰和都江堰》。现在我讲第一个内容:
一、水的辩证法:大自然的双面像
中国传统文化讲“五行”,“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但是在儒家典籍《尚书》里可不是这样排序的,《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可见,在《尚书》里,打头阵的是“水”。
五行之中,“水”也是最具矛盾性的,一方面,古人赞美水:“柔情似水。”《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道家心目里,“水”永远那么谦卑自然,与世无争,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但是,另一方面,人们感叹水:“滴水穿石。”《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所以,在中国文化里,“水”又是以柔克刚、无坚不摧的代名词。
其实,不只是在中国文化里,甚至在世界文明中,大家都看到了“水”的两面性,一方面,“水”创造了人类文明,另一方面,“水”又不断地毁灭人类文明,有水利,又有水害。所以法国文学家雨果说:“水是大自然的双面像。”
水给人类带来那么多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难怪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现场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就在《史记》卷二九《河渠书》里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大湟,上姑苏、望五湖,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曰:‘甚哉,水之利害也。’”
于是,一部中国史,就成为一部治水史,中国古代的版图划分,其实也是以水系为坐标的,《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载说:“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
其实,不只是中国史是一部治水史,一部世界史,也是一部治水史。我们来看看全世界重要文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哪一种文明不是与水有关?洪水的定期泛滥,是福也是祸,治水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古埃及人在公元前年,就在开罗以南的孟菲斯建立了美尼斯王朝,在尼罗河两岸构筑了堤防工程和灌溉渠系,治水的成功带来了灿烂的埃及文明,在公元前年,埃及人建成了大金字塔,在公元前年,建成了以埃及为中心的中东、北非贸易圈。我们再来看看两河文明,在公元前年,在幼发拉底河下游已经出现了城市和灌溉工程,在公元前年,苏美尔人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在极盛的汉谟拉比国王统治时期,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纳尔-汉谟拉比灌溉工程,在这个中央集权的国家里,土地和灌渠均属于国家所有,国家的政区分为若干个灌区设置,汉谟拉比法典还专门针对灌区的灌溉、防洪而制定条款,地方失修导致被淹,要负责赔偿,无力赔偿要变卖财产或卖身还债,每一个地方的灌溉,官吏要保证平均。于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出现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河道,出现了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这与中国上古时期的九州设置和中古时期的丝绸之路重镇吐鲁番水渠管理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是我从人类文明史角度,对人类治水的过程做的一个简要回顾。那么,在华夏大地上,我们的先民是怎样治水的呢?现在我们就来讲第二个内容:
二、治水的大历史:古蜀国的富强梦
在蜀地,有一条江—岷江,年平均流量亿立方米,远远超过黄河干流的流量亿立方米。今天的岷江,流经四川的汶川、都江堰、成都、眉山、青神等市县,到乐山接纳大渡河、青衣江后,在宜宾汇入长江。
历史上的岷江,让人几多欢喜几多愁,岷江给沿江两岸带来的不只是兴旺,还有毁灭。于是,历史上的治水故事与治水名人,也多因岷江而诞生。最典型的就是大禹。从战国时代起,就有人认为:大禹治水是从岷江上游开始的,而大禹的出生地,一说就在四川汶川石纽村。汉代扬雄《蜀王本纪》这样写道:“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
蜀中多水,直到今天,四川还被称为千河之省。公元年,在成都商业街出土了战国中期十四艘船形棺木,说明此时已有发达的水路交通,这里有滨水的干阑式建筑,有河卵石砌筑的堤防。古蜀国靠水而兴,但也常常遭受水的毁灭性打击,古代蜀国城市的迁移和消失都与水有关,考古发现古蜀国的城墙都有具备防洪功能的堤防,比比如新津最大的宝墩古城,城垣由堆土拍打构成,城垣宽阔,但是高度不高,边坡非常平缓,可能是堤防。古蜀国的城市往往有被洪水袭击的痕迹,三星堆古城北城墙就毁于洪水,成都十二桥遗址地势低洼处,也有木结构的房屋被洪水冲塌后的遗迹。
但是,古蜀国人从来就没有停止与水的博弈,他们希望在治水的过程中实现富强梦。汉代扬雄《蜀王本纪》就记载:“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这个故事说的是古蜀国的丞相鳖灵带着大家治水,把玉垒山凿开,洪水倾泻而出。蜀国的百姓得救了。晋代的常璩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里也写道:“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可见,由于蜀国的丞相鳖灵治水有功,国王杜宇把王位禅让给了鳖灵,杜宇自己变成一只杜鹃鸟,飞到西山树林里去隐居了,这两条史料非常重要,一是因为扬雄和常璩的家乡都属大成都,二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时代距离古蜀国都比较近。这里的“玉垒山”,任乃强先生《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认为即九顶山,在今日四川茂县、汶川一带,一年四季积雪飞云,也就是杜甫诗“玉垒浮云变古今”之“玉垒山”。《水经注》卷三三《江水》也这样记载道:“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郭景纯所谓玉垒作东别之标者也。”可见,在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前,古蜀国的治水能力已经可圈可点了。
李冰是秦国人,李冰修建都江堰,是在秦国灭掉古蜀国以后的事情了,那么,李冰和他的祖国秦国,为什么要修建都江堰呢?现在我们就来讲第三个内容:
三、水利的主旋律:大秦国的发家史
我们在上面讲了蜀国治水,但治水的国家不止蜀国一个,她北方的邻居秦国也在治水,这个北方邻居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巨无霸国家,是一个拥有虎狼之师、志在兼并六国的超级大国,秦国的发源地虽在西北,但兴建水利工程的历史却源远流长,秦国历史上至少兴建有三大水利工程:郑国渠、灵渠和都江堰。在战国时代,秦国的水利是搞得最好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农业的原因。秦国要兼并天下,要建立一个很大的帝国,要建立一个王朝,粮草非常重要,所以秦国搞水利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要把农业搞上去,因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呀。
第二,军事的原因。从古到今,对战争来说,后勤运输都很重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先行”,“行”就是走,就是运输,古代也存在兵员和战略物资的运输,它不能只靠陆运,因为陆上运输山高、路远,坑深,而且造价高。恰好水上运输造价不高,也方便,而且可以走得很远。所以秦国人非常注重水利,非常注重内河航运。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司马迁当年写《史记河渠书》,班固写《汉书沟洫志》,谈到都江堰的功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航运,这个细节大家不会忽略,两位历史学家这么表达,是有他们的道理的。秦国修建了郑国渠,《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有载:“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原来郑国渠的产生过程有点奇葩,更有点搞笑,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韩国人觉察到秦国虎视眈眈要灭掉自己,于是派了一名叫“郑国”的懂水利的科技间谍游说秦国开凿大渠,韩国的本意是想让秦国耗掉资财,无力东顾。不料后来郑国被抓,就在上刑场的时候,郑国对行刑者说:“我承认我是韩国间谍,但这条水渠如果修成,对秦国也有好处,还是留我一条命,继续修渠,不信就试试?”秦国人觉得也是,于是将计就计,这条渠修成后,干脆用郑国的名字命名,果然,郑国渠使秦国的农业产生了井喷式的大丰收,关中沃野千里,最终为秦国兼并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国还在岭南搞了灵渠,把湘江和珠江连接起来了,而且据说在今天的安徽寿县还搞了当时数一数二的蓄水工程。
秦国这么重视水利,而李冰本人恰好具有扎实的水利功底,所以我们认为,李冰真是生逢其时。《华阳国志》卷三《蜀志》里面是这样记载的:“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蜀守”就是蜀郡守,“郡守”相当于今天的省长,“能知”就是精通。“天文”就是日月星辰,四季更迭,风霜雨露;“地理”就是山川河流。可见,李冰是一位精通水利的科学家,而李冰所处的时代,是秦国雄心勃勃统一天下的时代,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相吻合,才能实现。《北堂书钞》卷七十四里边引了汉代文献《风俗通》,那里面就有这样一条记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看来李冰得到高人的引荐,得到秦国国王的欣赏。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必须自身优秀,同时还要有人说您优秀,说您优秀的这个人本身也要优秀。从古到今,四川人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二起”精神,一是“雄起”,就是自己要有真本事儿,二是“扎起”,要有领导和朋友帮衬着。这些因素,在李冰身上都具备了,所以,李冰的成功是必然的,都江堰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那么,李冰上任以后修建都江堰,有哪些治水的新思路呢?现在我们讲第四个内容:
四、治水的总指挥:李郡守的新思路
我刚才讲到,李冰生逢其时。在当时,蜀郡在秦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秦国的天下粮仓和大后方,蜀地的粮食、竹简,还有木材、药材,名满天下。从蜀郡顺着长江而下可以直接攻打楚国,《战国策楚策》记载秦灭蜀五年后,张仪游说楚与秦同盟,他是这样威胁楚国的:“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於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余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数虽多而不费汗马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由于楚国是秦国最强的对手,秦国现在通过蜀郡的水运对楚国形成一种居高临下、志在必得的态势。
那么我们还要问:李冰当年修建都江堰的初衷是什么,他的出发点是什么?
我们认为,他的出发点有四点:第一,是要排除洪灾;第二是内河运输;第三,是农业灌溉;第四是人畜用水。
为什么这么讲呢?汉代有一个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卷二九《河渠书》里谈到都江堰功能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避沫水之害”,也就是要治理洪涝灾害。
第二是内河航运,特别是军事运输。我们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航运。在《史记》卷二九《河渠书》里面司马迁也谈到它的第二个功能,就是运输,包括民用和军用。
第三是农业灌溉,司马迁在《史记》卷二九《河渠书》里也讲到这一点。《灌县志》也说:“岷山之下,千里陆海,灌首当其汇,自秦以来,农业甲西蜀。”
第四是人畜用水。我们知道,在当时,成都城建起来了,对于一座大城市来讲,没有水是不可想象的,是无法存在的,所以,为了给成都城提供生活用水,也必须修建都江堰。
所以,都江堰既是一个民用工程,又是一个军事工程,既是一个惠民工程,也是一桩爱国工程。
大型水利工程往往是一项烧钱的工程,没有前期经验和后勤保障是绝对不行的,《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载秦惠王二十七年:“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兰。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若徙置少城。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城北又有龙坝池,城东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径通,冬夏不竭,其园囿因之。平阳山亦有池泽,蜀之王渔畋之地也。”这段话说的是秦灭蜀以后,苦心经营成都城,这座城市已经非常繁荣了,城市建制与国都咸阳相同。可见,李冰到蜀之前,蜀地已有殷实的经济基础和水利基础,这为李冰修建都江堰,提供了多么重要的支撑。
李冰治蜀可能是在秦昭王五十一年(约前)。这个时候秦国已灭蜀60年,蜀地已经比较安定了,从文献记载来看,李冰在蜀郡守的任期不短。今天看来,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早期工程是凿离堆和开成都二江。《史记》卷二九《河渠书》有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可溉浸。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宜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如果我们再参考早期史书《汉书》和《华阳国志》,就会发现李冰上任蜀郡守后的政绩主要有:修建都江堰、整治水道、开陂池、凿盐井以及对地名的命名等。他改善了交通,加强了蜀地与中原的进一步融合。这中间最了不起的,当然还是修建了都江堰,这是当今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主要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要搞水利工程,就存在一个选址的问题,从早期文献看,李冰有可能进行了一番科考,他到了哪儿呢?他逆流而上,到了岷江的发源地—岷山去考察,他要看看岷江究竟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水害。《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载李冰“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湔氐县也就在四川省汶川县玉垒山一带,《说文·水部》说:“湔水出蜀郡绵虒玉垒山,东南入江。”“阙”就是门。李冰为什么给这个地方取名叫“天彭阙”呢?我认为这其中有深意。原来李冰发现了岷江的真正源头就在这天彭阙,他要向全世界宣告:这是我李冰发现的,所以我要给它命名,留下我李冰的影子。
为什么讲是李冰发现了真正的岷江源头呢?我们有文献根据。在北魏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水利专家叫郦道元,他写了一本书叫《水经注》,在《水经注》卷三三《江水》里,他就这样写道,“亦曰天彭阙,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滥觞”是什么意思呢?“滥”就是能够漂浮,“觞”就是酒杯,滥觞就是刚刚能够漂起酒杯,水不太多。北魏郦道元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他就认为这个地方是发源滥觞,因此李冰给它取名“天彭阙”,所以我们讲岷江真正源头的发现者应该是李冰。
李冰经过科学考察,最后终于决定要把水利工程建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也就是今天的都江堰一带,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坡度落差的原因。岷江出山口的弯道海拔已经不高了,米左右。而成都平原的高度呢?一般是到米左右,所以形成了两三百米的落差,这个落差不是很陡峭,试想想,如果“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没法搞水利工程的,所以这一带稍显平缓,而且落差也很适中,水的流速都很好,水往低处行,自然地就能够扩展开来。
第二,是地势的原因。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一带像一把扇子扩散开来,在这个地方修水利工程,就像给扇子修“扇子把”一样,“扇子把”修好以后,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扩散,把整个成都平原都能够浇灌。所以,“都江堰”这个名字就好理解了,“都”在这儿是一个动词,它是“聚集、汇总、围堵起来”的意思,“江”在这儿是岷江,“堰”是堤堰,堤坝,或者分水岭。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四《汶水》里面早就讲过:“水泽所聚曰都。”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三《江水》里面还说:“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唐代的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一《剑南道上》也说:“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
第三,还是地势的原因。修建在这个地方是因为它有弯道,弯道就能够造成弯道环流,以后就很自然能够利用弯道环流的原理,能够自动分流,自动调节水流量,自动排沙。而这,是靠三项子工程来具体实施的,哪三项子工程呢?这就是都江堰的三大件:“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
先说金刚堤。我认为最早叫“金堤”,“金堤”是古人对堤的常用称呼,因为我发现《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有这样的记载:“至淇水口,乃有金堤,高一丈。”“金”象征坚固,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固若金汤”可以为证。至迟在晋代,就有了都江堰“金堤”的确切记载,晋代文人左思《蜀都赋》这样写道:“西逾金堤。”李善注引刘良:“金堤在岷山都安县西,堤有左右口,当成都西也。”《水经注》卷三三《江水》也言:“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金刚堤”实际上就是一个分水岭,它的第一个功能是能够自动分流,它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江,一条叫外江,通向长江;一条叫内江,通向成都平原。金刚堤的第二个功能是“自动调节水流量”,原来这“金刚堤”能够把水量比较科学地分配到两条江里。洪水季节来了,岷江的洪水特别多,不仅用不完,而且容易造成洪灾,金刚堤就让四成的岷江水流到内江,让六成排到外江,枯水季节里,特别是春耕季节,成都平原很需要用水的时候,金刚堤就把六成的岷江水分到内江去,把四成的岷江水分到外江去,排到长江里。这样分配水,比例刚好颠倒过来,这就是有名的“四六分成”,也就是治水的六字决“分四六,平潦旱”。这样一来,枯水季节六成水到成都平原,解决了旱灾的问题,洪水季节六成水进入外江,解决了洪灾的问题。
金刚堤还有第三个功能:自动排沙,也就是“二八分沙”,它能够把80%的泥沙和卵石排到外江去。由于金刚堤建造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上,根据弯道环流原理,带沙石的水在江的下层,自然流向弯道的凸岸,也就是外江,而稍微清澈的水在江的上层,自然流向弯道的凹岸,也就是内江。
现在来说飞沙堰。“飞沙堰”顾名思义,主要是排沙,它是一个很低的低堰,只有两米多高。我们知道,岷江水过了鱼嘴,就排了80%的沙到外江里,还有20%的沙,朝着内江进发。这个压力很不小。另外,还有洪水的压力。在洪水季节,60%的岷江洪水排到了外江,但是还有40%的洪水进入了内江,而且这40%成都平原也可能受不了,它超过了成都平原需求量,怎么办?就通过飞沙堰来个二次解决。飞沙堰再排一次沙泥,再排一次洪水,经过飞沙堰第二次排沙,第二次分水,到了宝瓶口,就安全多了。
最后来说“宝瓶口”。“宝瓶口”这个名字很形象,我们知道:瓶口肯定没有瓶身大,所以“宝瓶口”是一个咽喉,是约束岷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控制区。李冰有可能科学地计算了当时成都平原的用水量,从而确定了宝瓶口的深度和宽度,因为宝瓶口这条水道如果开得太宽,进水量太大,成都平原就要发生洪水。但是开得太窄,开得太浅,水又不够用,成都平原的用水问题就解决不了。所以,经过金刚堤(鱼嘴分水堤)分水排沙,再经过飞沙堰第二次分水排沙,进入宝瓶口的水就比较清澈了,水质也非常好,流速也不像岷江上游那样湍急,流量也能恰到好处地满足成都平原的需要,不会带来自然灾害。所以我们说,都江堰的主体工程——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三者是配合默契的,其建造是有很严谨的科学依据的。
那么,都江堰修建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
都江堰是世界上现今仅存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论年龄,都江堰已经有多岁了;论管用,今天好多的水利工程,古今中外的,都不见踪影,淹没在漫漫的黄沙之中,如果您不去翻古书,你根本连它们长什么样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都已经不知道了。但都江堰不一样,它虽然两千多岁了,但现在正值壮年,浇灌的面积万亩,所以你要计算都江堰建成到现在两千多年间,给后人创造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还有旅游价值,我看那是天文数字,我估计没有人能够给它算清楚。至于“无坝引水”,更是千秋佳话。我们知道古往今来的水利工程,往往都有大坝,特别是现代的水利工程,如埃及有阿斯旺大坝,美国有胡佛大坝,我国有葛洲坝,二滩大坝,三峡大坝,但是都江堰不一样,它不是采用建坝的方式,不是用“堵”的方式,把岷江水拦腰截断,建造这么一个大坝。而是采取“疏导”的方式。怎么疏导呢?它是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建造一座分水堤,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江,一条叫内江,直接通向成都平原,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还有就是人畜的生活用水;另外一条叫外江,通往长江,主要用于泄洪和排沙。都江堰巧妙的运用了弯道环流原理,能够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调节水流量。后人总结李冰修建都江堰有所谓“八字格言”,也就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乘势利导”,就是根据这一带的山势、水势来进行疏导;“因时制宜”就是根据特定的时机制定很合适的对策。所以我们说,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实贯彻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两千多年前就解决了泥沙淤积这一个难题,直到现在都值得我们借鉴。现在全世界好多水库都存在泥沙淤积的现象,比如,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已经造成了黄河的一大隐患,泥沙淤积、大坝垮塌给大家给造成的损失是毁灭性的。比如说美国,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间,全国发生的垮坝事件七十多起,坝垮了,水没了,最要命的就是给沿岸的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都江堰能够在两千多年前解决这个世界难题,让人不可思议。都江堰经常接待海内外一流的水利专家,大家都感叹:我们现代人低估了古人的水平和智慧。单就治水、搞水利这件事,咱们还得向老祖宗学习。
那么,都江堰建成以后,四川发生了那些重要变化呢?现在我们讲第五个内容:
科技发展程度可以跟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相媲美。都江堰灌区还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宗教——道教的重镇。所以人们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从汉至唐代,成都平原有两次人口高峰,第一次在东汉,万人,仅次于长安,第二次是唐代,人口万人。历史上有“扬一益二”之说,那意思是:扬州排第一,成都排第二。但是晚唐时代的幽州范阳人卢求不这样看,他在《成都记序》里说:“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扬不足以侔其半。”那意思是说:论经济繁荣,人口兴盛,学术发达,土地肥沃,人民勇敢谦让,扬州连一半都比不上成都。这当然是溢美之词,其实扬州也是一座很伟大的城市,但这体现了作者对成都的一种偏爱。
蜀汉时期,在成都设置了锦官,有锦官城,蜀锦享誉全世界,年10月26日,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中日合作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发掘了一座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双人合葬墓,其中就有一块织锦,这张织锦竟然是蜀锦,一时间震惊世界,出土的蜀锦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这是汉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由于蜀锦的出土地——新疆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是全世界四大文明会聚的地方,蜀锦的出土,说明汉魏时期蜀锦已经在丝绸之路传播开来,丝绸是中国的,但我们要说,丝绸也是四川的,丝绸也是成都的。
在晋代,山东淄博文人左思在西晋都城洛阳高歌西蜀,他以西蜀公子的口吻为成都做宣传:“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至于成都的商贸之发达,左思更是这样描述的:“金城石郭,兼匝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这里“金铺交映,玉题相晖”。这里“市廛所会,万商之渊”。这里“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这里“贿货山积,纤丽星繁”。这真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呀。左思最后无限钦佩地夸奖成都:“游谈者以为誉,造作者以为程也。”那意思,成都有口皆碑,万人向往,成都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呀。正是由于左思选取成都作为写作对象,他创作的《蜀都赋》,大气磅礴,脍炙人口,招致万人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
在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对都江堰浇灌的成都赞美不已,他为成都写了一组诗,叫做《上皇西巡南京歌》,“上皇”,就是太上皇唐玄宗,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到了四川成都,“南京”就是成都。《上皇西巡南京歌》里边这样吟唱道,“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那意思就是说,老天爷贡献给人间这么一个成都啊,千家万户好象就在一幅画里面,多美啊,您看那草,那树,那云,那山,简直就是一片锦绣,八百里秦川啊,您赶得上成都这个地方吗?当然,八百里秦川也是美好之乡,这不过是李白的一种偏爱而已。李白的言下之意,在唐代,成都是数一数二的地方,成都的繁荣完全不减京城长安,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总共有十首,第三首写道:“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第五首写道:“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第六首写道:“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第七首写道:“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第九首写道:“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可见李白对成都情有独钟,他也算是走南闯北的人了,我们注意到他对成都的赞美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花美,二是水美。同样有一位走南闯北的大诗人,就是杜甫,他在成都住了较长一段时间,他用美丽的诗歌记载了成都的美丽,在《春夜喜雨》里,他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与李白同样是“花痴”,他俩对成都的花儿流连忘返。唐代还有一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千古绝唱《长恨歌》中有两句诗写成都:“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我们注意到,以上三位大诗人的诗句里,都有一个“江”字,这“江”,就是都江堰的江水,它是成都的血脉,它使成都永远流淌着富庶、繁华和美丽!
唐代的蜀锦,唐代蜀地的药材,北运长安,南下江淮,在唐末及五代,成都雕版刻印作品行销全国及日本,敦煌所出世界最早雕版印刷佛经《金刚经》,成于唐咸通九年,也就是公元年,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它就印自四川,而蜀地的讲唱文学,对唐诗和敦煌变文产生了巨大作用。成都还是世界有名的文化中心,玄奘就是在成都受具足戒,然后北上西域,再到印度,终于成为名满天下的高僧大德。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有都江堰的滋润,天府之国盛产才子佳人。我随便给大家举几个中国文化史上的人物,汉代有扬雄、卓文君、司马相如,三国有诸葛亮,唐代有李白、杜甫,宋代有苏轼,明代有杨慎,举不胜举,他们在历史的星空各擅胜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所以,同样是四川人的邓小平,在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后,感慨地说:“真是一项造福万代的工程呀。”
那么,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后,他得到了那些回报呢?现在我就来讲第六个内容:
六、治水的大回报:李冰形象的偶像化
咱们中华民族是感恩的民族,是怀旧的民族,咱们中国人觉得一个人很伟大,就有一个做法:把他偶像化、神圣化,让他成为后代人学习的榜样。李冰在历史上就拥有大量的隔代粉丝。
其实,将李冰形象偶像化的历史非常早。第一个给李冰建祠堂的不是别人,就是秦始皇。我们知道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一般情况下都是别人给秦始皇搞顶礼膜拜,但秦始皇现在要给李冰搞纪念活动,他要为李冰做点什么,《北堂书钞》卷七十四里边引了汉代文献《风俗通》,那里面就有这样一条记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原来,当年秦昭王听了田贵的建议,任命李冰作为蜀郡守,李郡守上任以后,兴建了都江堰,把成都的两江开通了,工程兴起来了,完成了,灌溉的良田达到万顷以上,秦始皇得了实惠啊,他兼并了天下,统一了六国,秦始皇感恩李冰,就给李冰立了祠堂。
到了汉代,李冰更受到人们的崇拜。年民工岁修都江堰,在外江挖瘀泥的时候,挖出一尊高三米的石头像。在石像的两袖和衣襟上,有隶书题记三行,其中有隶书文字“故蜀郡李府君讳冰”,石像袖子上有“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那上面文字的意思就是:这尊石像建成于东汉的建宁年间(公元年),而且呢,就是蜀郡守李冰的像。
到了宋代的时候,李冰地位更高了,宋开宝七年(公元年),就规定了全国官方要祭祀李冰。先得一年祭祀一次,后来一年祭祀两次。
在宋代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力宣传“李冰父子”。直到今天,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对面还有一座“二王庙”,这个庙并不是姓“王”的两个人的庙,而是李冰父子的庙,是祭祀他们的地方。因为在宋代,李冰父子就被封为“王”,所以就叫“二王庙”。
关于李冰儿子参与治水的故事,在宋代以前不多,任乃强先生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就指出:“汉魏世无冰子二郎之说。”但是在南宋的文献里出现得最多。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十五“伏龙观”条引梁李膺《治水记》:“蜀守父子擒健蛙囚于离堆之趾,谓之伏龙潭。”南宋有一个文人叫范成大,他在《吴船录》里他就专门讲到在二王庙的前身“崇德庙”里面就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吴船录》里的原话是:“一路江水分路入诸渠,皆雷轰雪卷,美田弥望,所谓岷山之下沃野者正在此,崇德庙在军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南宋的时候,还有一个大学问家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三里面也有论及。
宋代对“李冰父子”治水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这充分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我们知道:宋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期,宋代出现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朱熹等德才兼备的君子,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的道德品质极高,于己于人,追求完美,而宋代是儒学的新风貌—程朱理学大放光彩的时代,宋代对“李冰父子”的宣传,至少说明了以下三点:
第一、人必有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注重家庭,儒家文化提出人生有四部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十三经中有《孝经》,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儒家注重家训、家风和家规,于是,“家”在我们的心目里举足轻重,我们的国被称呼为“国家”,我们的“家”,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支撑。所以,让李冰父子同登“主席台”,同走“红地毯”,那份深深的父子情、那份浓浓的家庭味,让我们有一种别样的亲切。
第二,子承父业。改造山河的伟大工程,注定了是长线工程,一个人是搞不定的,一代人是完成不了的,往往需要好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才能够完成,完成以后还需要漫长的维护。历史上鲧和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就能够说明这一点,这儿我想到另一个细节,就是“愚公移山”。“移山”和“治水”可以对照起来分析。“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来自于《列子汤问》,根据学者们考证,这部文献是晋代学者张湛所作,那里边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您看,愚公要“移山”,首先是召开家庭会,子孙都来报到,连隔壁邻居一名寡妇身边那个刚刚换牙齿的孩子都来报到,也就是说,连孤儿寡妇都支持老人家移山的大业,而且一年才回家一次。愚公移山,要用好多好多年,愚公早有思想准备,他说今后还有儿子、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毛主席撰写《愚公移山》时,曾经把这个故事作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典型范例。数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东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没有中断,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还注意到,《愚公移山》中的那个小孩子,一年才从工地回家一次,我们再比较《孟子滕文公》记载大禹治水:“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可见,大禹治水八年不回家,到了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夏本纪》里写道:“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原来大禹治水十三年不回家。我估计古代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在宣传、打造和怀念历史上这些给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时,有一个模板,那就是“忠孝两全”。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先顾国,然后顾家。
第三,爱民如子。李冰是蜀郡守,是官员,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为官一方,要爱民如子。李冰作为蜀郡的父母官,修建都江堰这么大的水利工程,靠李冰一个人绝对完成不了,必须要靠当地的千千万万老百姓,所以他与当地的老百姓形成一种父子关系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说“李冰父子”既可以理解为“李冰和他的孩子们”,也可以理解为“李冰和他的百姓们”。我们刚才讲过:年民工岁修都江堰时,在金刚堤下河床沙土中挖出一尊高三米的石头像,此像是李冰像,有刻字为证,但年又挖出一尊小一点的像,拿着锸,神像上没有铭刻,任乃强先生指出此尊小像是象征跟随李冰治水的人,我们赞成这样的诠释,所以“李冰父子”的寓意是深刻的。
到现在为止,我就把李冰和都江堰给各位讲完了,由于这一题材的宏大和意义的深远,所以李冰永远讲不完,都江堰永远道不尽,就像那奔腾的岷江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