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滥,堤防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畝,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诗人三十岁。是年,伊洛及支川皆发大水,河南河北皆受灾,大水冲坏了洛阳的天津桥及东西漕。

临邑:今山东临邑县。题目道出成诗原因。弟弟从临邑来信,其地发大水,作为县主簿(主管县里的钱谷簿书)的弟弟为此忧愁,诗人作诗宽慰弟弟。从诗人之前的诗中推断该弟弟为杜颖,可能是临邑主簿。另:杜甫有四个弟弟。诗写于开元二十九年,时年杜甫三十岁。

1、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首二句说明黄河发洪水是因为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二仪:天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积风雨:指久雨。漏:溢。

2、洪河:黄河。坼:音彻,裂开的意思。沧海:指东海。

3、职司:主管治水的官。悄悄:忧愁的样子。嗷嗷,众人愁苦的样子。《诗经》中有“忧心悄悄”,“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4、栖邑:所居之地。此句讲弟弟居住地发洪水,抗洪要靠身为簿曹的弟弟来主抓。

5、板筑:以板夹土而筑堤,操板筑:监督治河之事。

从“尺书前日至”以下十一句都是在转述弟弟信上所说之事。

6、鼋:大鳖。鼍:一名鼍龙,或称扬子鳄。《竹书纪年》记载:“周武王伐纣,冬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乌鹊:《尔雅翼.释鸟一》:“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为渡,故毛皆脱去。”鼋鼍、乌鹊,此处都是可筑桥之用,弟来信诉说治水之难,所以说“难借”“空瞻”。

7、燕南,今河北南部,当是燕国以南。济上:今济南、兖州一带。

畎:音犬,畝:音母,垄上为畎,垄下为畝,畎畝:指田地。《庄子.让王》:“居于畎畝之中”。燕南吹畎畝,济上没蓬蒿,二句形容水势很大,田地、蓬蒿皆被淹没。

8、螺蚌:水中软体动物。蛟螭:传说中的龙类动物。九皋:深泽。《诗经》:“鹤鸣于九皋”。此二句形容水患极大,甚至螺蚌都爬到附近城郭很多,蛟龙在深水中游动。

9、徐关:在齐地。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距海约十五公里。

10、白屋:庶人以白茅覆盖屋顶,所以称为白屋。

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二句是说,洪水之后,大水把房屋泡起来,青天之下,原来的黄河上失去了万艘争渡的场景。

11、泛梗:杜甫自谓,指的是漂泊无根之人。典故来自《战国策.齐策》,讲的是苏秦和孟尝君的一席对话,苏秦劝孟尝君不要去秦国去。为此给他讲了一个关于土偶和木偶的故事:木偶对土偶说,你本来是河西岸的泥巴,被人捏成人样,如果八月份天降大雨,那你就被冲坏了。土偶说,我本来是河西岸的泥巴,冲坏了仍旧可以回到西岸的泥巴堆里,而你本来是东方的桃梗,被人们雕成人形,如果下雨,你将漂流到什么地方去呢?苏秦劝说孟尝君到了秦国,可能就回不来了。孟尝君于是打消了去秦国的念头。

12、利涉:顺利渡水。蟠桃:传说中的仙桃。《艺文类聚》记载: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盘三千里,曰蟠桃。诗人说自己衰朽,只能想想想渡河去摘蟠桃。

13、巨鳌:传说巨鳌能导致河溢之灾。掣:牵引。因为临邑临近东海,所以才引入蟠桃、巨鳌这样的事物。末二句称赞弟弟有掣鳌之才。

后四句语句轻松又对弟弟的治水才能加以鼓励,也是印证了先序里所说“用宽其意”,开导宽解对方之忧,事实上诗人除了和弟弟聊聊这些,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好用诗句来表示关切和问候。

此诗结构上的特点比较突出,开篇先写从发洪水切入,到“尺书前日至”,才提到弟弟来信,然后又通过转述弟弟来信内容来描写洪水状况,后四句开始宽慰其人。如果一开始就从来信写起,必然会陷入平铺直叙中,使得结构失去转合之趣,读来一定昏昏欲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