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游黄河万里图
百米长卷惊画坛,万里黄河谱新歌。《万里黄河颂》在北京举行开笔仪式后已正式进入创作过程,我国众多的著名书画家将用一流的成果、一流的艺术,画出国内一流的黄河山水长卷,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艺术精品,用实践成果去印证文化的繁荣发展,用浓墨重彩去为黄河谱写一首新时代的颂歌。
中国画是东方文明的一个代表,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项目,我们古人最早就是能够在作品当中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年前的古人曾说:“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徊”,竖的画几笔就可以达到千仞之高,横着画几笔就可以画几百米的距离,这样的艺术品,这样的一种文化精神只有中国画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历史上就出现很多长卷类型的作品,古人叫做“卧游”,即躺在那里就可以游览。我们的黄河连绵数千里,横亘中化大地的时空,自古就是书画艺术家膜拜抒情的题材。现在正在创作的万里黄河颂长卷能够达到米长,更多的观众可以从这里看到黄河的面貌。长卷艺术是中国画独特的文化特色,但只有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的物质文化基础发达的时候,才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作品来。这一实践说明:经济的发达,可以为一个国家贴上强大的标签;而唯有文化的力量,才能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旗帜。
可以负责任地说:万里黄河颂长卷的创作不是一幅普通的国画,而是一幅有众多著名画家参与、集大家智慧的大创作。这幅巨作不仅凝聚数十位我国著名书画家精心创作的心血,充分体现我国国画最高艺术水准,而且也是国内首幅以中国画长卷式全貌描绘万里黄河从三江源头,到山东东营入海口的自然风貌、历史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的百米长卷。万里黄河颂长卷将会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是概括性高,黄河面貌基本上得到体现,中游、下游、上游都能够得到体现,展示母亲河的博大胸怀,从上游开始,它的自然风貌一直到黄河下游。第二是艺术性强。画黄河如果过于追求写实,会成导游图、地理图,失去艺术特色。万里黄河颂画的是黄河的精神,一方面表现其雄浑之气,浩浩荡荡,一泻万里;另一方面也表达中华民族敦厚朴实、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和伟大的民族精神。长卷将会画成一幅艺术精品,有较强的艺术性,符合审美要求,真正能够体现中国画的一个精神。创作完成后将会成为一幅目前以黄河为对象,参与创作的国家级著名画家人数最多、长度与幅面最大的中国画精品,其本身就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必将成为传世之作。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毕竟国内创作米黄河长卷图还没有过,也就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一切都要靠画家的探索创新,难免会有不尽人意处,但是万里黄河颂毕竟是表现黄河全景式绘画第一部大作,开风气之先且领风气之先,不失为国内一流的黄河山水长卷。是一幅充分展现黄河风貌、黄河历史、黄河人文景观和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具有强烈的艺术性、感染力、冲击力及影响力的艺术精品,将为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的举办锦上添花。
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我真想骑着毛驴走到天上去,从黄河源头一直走到黄河入海口,我要看看黄河是怎么一回事。”只可惜由于政务繁忙,领袖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今天,在举国上下进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万里黄河颂”国画长卷创作团队有幸按着领袖指的方向“走转改”、“三贴近”,一路走来一路画,运用造型艺术语言,画说黄河千年文化,形象的再现黄河文明的璀璨与辉煌。当画家们看着黄河一路风尘仆仆,带着一路汇集的溪水、涧水、湖水,越过平原,跨过高山,走过四季,奔向彼岸,千万里追寻到齐鲁大地,在入海口聚起一个龙居之深潭,河黄海蓝,龙行雨注。他们是何等的振奋?何等的狂欢?因为他们既实现了开国领袖的遗愿,又在画作中提升了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为”。
当画家们挥笔绘制黄河入海时,已“走向回家的路”:回大海之家,回文化故土,回彼岸之旅,回精神之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仁者爱人、“恻隐之心”的大爱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合和”思想;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诚信的社会美德等等,正在成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巨大推动机,必将在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起点上得以延续,在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现实链条上得以承接,在世界话语的讲坛上为世人共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