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十七年,长坡厚雪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9.html

在投资这条长坡上,北极光不断积累厚雪。时间一晃,已走过十七年旅程。

开篇:

一张回国考察的邀请函,在中国市场点燃了持续十余年的美元VC热潮。

在当时成立的一批美元VC中,北极光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坚持早期科技投资,坚持长期投资的背后,是北极光筑守的价值观。

做长期投资和波段式投资有什么区别?短的要动脑筋,长的不仅要动脑筋更要动心。

作为最早一批带领企业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企业家,邓锋身上带有开放包容的创新色彩,同时也有那代清华人刻下的集体英雄主义烙印。从硅谷创业,到回国展业,邓锋个人的发展,与中国市场化的开蒙一道,与科技、半导体等行业同行,使他成为美元VC在中国市场的拓荒者。因时代、市场、行业的种种特殊性,邓锋的创业与国家发展、政策导向交织在一起,跟随时代浪潮翻滚、推进。

在他的引领之下,北极光这一路,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戏剧性情节、没有“遵义会议”式的标志性里程碑。北极光所呈现的,是慢慢积累、理性验证、大胆创新的17年。

投资这条长坡上,北极光不断积累厚雪。

从管理规模看,亿规模,钱口袋并不太深;从项目看,每年新增投资30余个项目,节奏并不激进;从团队看,投资前台30余人的规模,不打人海战术……

这种种表现似乎都在揭示北极光前进的方式不是长驱而入的大水漫灌,而是“不矜不盈,不与时争”。

一家机构的风格,一要看创始人的个人风格,二要通过投资项目进行对核心的论证。从前者观之,邓锋理工背景奠定了北极光走科技投资之路;而从结果倒叙,过去,北极光的投资清单上,鲜少有突然火爆的明星项目,反而都是酝酿萌动、润物无声式发展的科技企业。

中科创达、兆易创新、美团、山石网科、燃石医学、展讯通信、腾讯音乐、泽璟制药、安集科技、奕瑞科技、Cytek、禾川科技……过去,大量的科技、医疗以及科技驱动的消费头部项目背后,总有北极光的一路支持,通过长期深耕,北极光这支耐心资本,也收获了顶级回报。

一路长坡厚雪,北极光稳行至今。克制欲望、保持好奇心之余,时间一晃,北极光已经走过17年旅程。

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

正文:

年,邓锋带领创立的网络安全企业NetScreen在纳斯达克上市,三年后的年,NetScreen被Juniper以42亿美金收购。面对未来,摆在邓锋面前的选择很多,他思量着,要么做天使投资,要么做慈善、智库,但条条大路,都指向了回国。

同年夏天,一封赴华考察邀请函在硅谷和华尔街传阅,硅谷银行正在组织一个为期6天的北京、上海之旅。这个原定为10人的考察邀请出乎意料的火爆,红杉资本、KPCB、AccelPartners、NEA等全球顶级风投机构都想借此机会,看看中国市场是否值得出手、听听中国故事能否成立、揣摩“中国谷歌”“中国亚马逊”正在何处隐秘成长。而邓锋在华登国际创办人陈立武的邀请下也欣然加入了这次回国的旅程。

除了游览长城的蜿蜒雄伟,考察团也看到正在崛起的中国市场,这一年,e龙、盛大网络、前程无忧、空中网均赴美上市,后一年,百度、分众传媒、尚德电力等企业也走上了纳斯达克的舞台。

已经被验证成功的海外顶级投资机构们,纷纷手持美元涌入中国市场。一个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找到有“美国经验”,又懂“中国市场”的合伙人,在中国延续美元VC的品牌。当时,在美国已经有30余年投资经验的顶级投资机构红杉资本也找到邓锋,谈及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计划。但邓锋最终还是决定建立自己的品牌机构。

邓锋在骨子里是一个想要“dosomethingdifferent”的人,对他而言,创立北极光是二次创业,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全新的品牌、全新的市场、全新的领域。从美国到中国,从创业到投资,一切从零开始。

几年之间,中国市场上杀入了大批美元VC,从而彻底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邓锋也借着市场洪流的走向,开启了北极光的投资故事。

01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我不在乎几个案子赚多少钱,我更在乎赛道有多宽多长,能否持续的赚钱并真正创造价值。”

如果将北极光17年之旅加以概括,是在一条长坡之上缓行。从规模看,从首只基金不足10亿人民币,到如今超亿的管理资产规模,钱口袋并不太深;从项目看,每年新增投资30个上下的项目,对于一家老牌机构,节奏也并不激进;从团队看,从始至终,北极光始终保持了投资前台30余人的规模,没有战舰式的超大团队;再从投资这件事看,投资早期科技项目,更是从开始就贯彻的核心思想。

这种种表现似乎都在揭示北极光前进的方式不是长驱而入的大水漫灌,而是“不矜不盈,不与时争”。

一家机构的风格,一要看创始人的个人风格,二要通过投资项目进行对核心的论证。从前者观之,邓锋的理工背景奠定了北极光走科技投资之路;而从结果倒叙,过去,北极光的投资项目清单上,鲜少有一朝火热的明星项目,反而满目皆是以科技打造护城河的技术类项目贯穿全程。

“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北极光投资结果反应出的风格,正是这种不疾不徐的调性,一切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有条不紊的进行投资。

“我们不在乎项目一两年之间发生的变化,而是将周期拉得更长,将这个理论反射到投资逻辑上,我们想找到未来趋势,一定要看长期。”

回到年,在北极光第一支基金中,下注了一家网络安全产品项目——山石网科。山石的创始人罗东平与邓锋是清华师兄弟,也是NetScreen一起工作过的战友。邓锋转身成为投资人后,北极光成为支持山石网科的第一家投资机构。虽然有战友同窗情分,但邓锋也意识到,“这笔投资一定会很漫长。”直到年,山石网科登陆科创板,12年陪跑,印证了邓锋的判断,也或许超出了他的判断。

截至山石网科上市,北极光创投最初的万美元已经通过老股退出,实现数倍现金回报,在企业上市后仍持有近18亿元未兑付的账面回报。

所有预判的话题,几乎都会踩空。对邓锋而言,或许没有答案,也是一种答案。北极光成立最初,制定了“科技+早期”的投资基调,北极光遵循了这一阳谋并且坚持执行至今。

“我不在乎几个案子赚多少钱,我更在乎赛道有多宽多长,能否持续赚钱并创造价值。”

永远不要尝试寻找在短期赚大额报酬的机会,这是北极光在过去投资中的一个铁律。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大趋势的判断进行持续的投入,专注的寻找有把握的投资,而绝非是捡烟头式投资。

一个典型就是北极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

“之前,这个赛道里,没遇到过VC同行。”北极光合伙人黄河坦率的说。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

虽然黄河加入北极光时,主要看的方向是清洁能源,但他却并未在这一领域出手,反而是推动了北极光对智能制造赛道的布局。“我们判断,未来,人力成本进一步增加将导致企业成本的提升,而这也将促使企业加快自动化发展。”

他多次找到邓锋,核心就要下注智能制造领域。但当时,黄河所看到的仅仅是趋势,而且美元基金中,没有同行者。即便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也在试水几个项目后节节败退。更有头部美元基金直接砍掉整支智能制造的投资团队。将鱼放入沙漠,慌不慌?黄河不断游说之下,邓锋最终还是拍板,下注智能制造,而这一决定让北极光成为美元基金中独树一帜的个案。

在内部,合伙人们形容邓锋的风格是“逻辑自洽”。“只要你的逻辑有闭环,能说服他,他就会给你机会。”

“早期很多智能制造类项目,我们投资A轮之后就是等待上市了,因为B轮没人投了。”黄河直言,“现在工业制造热到什么程度,有的项目首轮估值10亿,这在当时想都不敢想。”

黄河主导投资的禾川科技在年完成投资,等待了8年,终在今年4月28日成功登陆科创板。这种漫长陪跑,是耐心的考验,同样也是对投资人心态的挑战。

除了业绩的压力,投资人普遍还要面对来自老板的拷问。不过在这一点上,邓锋没有给过黄河压力,“邓锋没有因为企业发展速度不及预期给过我压力。”

技术类项目的发展不是一夜暴发型,而是拾级而上。投资如此,北极光的发展亦是如此。

事实上,拾级而上是一种速度的提炼。在投资禾川科技时,项目拥有多万的收入,但亏损上千万,而如今,禾川科技年收入近8亿,完成锦鲤一跃,作为项目的早期投资人且上市前的第一大机构股东,这笔投资为北极光带来的预期收益达几十倍。

看似是浅水开始游行,等游到海水变蓝之时,就是与大鱼共舞之际。

当然,要游到海水变蓝,切记不能中途溺死。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暗礁是错误的趋势、分崩离析的团队、再或者,错失了一整个产业的机会。发展的本质是生存,生存需要随着发展不断迭代认知。

02注意力决定认知

“人云亦云并不会降低风险,只会制造出更大的坑。”

在很多赛道的布局和项目的选择上,北极光都体现出一种快速迭代能力。

从行业赛道的选择看,北极光这十七年来主要的方向是“2+1”:2是新技术、新消费,“1”则是医疗健康。

对于医疗健康的选择,北极风采取的是浅水试探、再逐步向深海过渡的方式呈现。回顾在医疗版图的布局,从早期投资的中信医药、华大基因、奕瑞科技、卡尤迪生物、燃石医学,到中期投资的太美医疗、国科恒泰、泽璟制药、怡道生物,再到当前的信念医药、镁信健康、劲方医药、超视计,北极光医疗团队已经挖掘了不少头部项目。在认知深化的过程中,北极光的逻辑也在迭代。“我们的策略始终没有变过,但是战术上有调整。”合伙人宋高广介绍,以医药投资为例,最初,北极光采用的是跟投试水的方式切入赛道,此后逐步通过加轮投资增大持股比例。如今,更强的投资逻辑壁垒之下,医疗团队更敢于高额下注。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

北极光真正进行医疗的系统化投资,是在年前后。年,有着多年医疗行业从业经验的于芳,基于相互了解和对投资的向往加入北极光,加入的第二天就开始带项目团队来公司谈投资。年,在经过了8轮面试后,宋高广终于加入北极光,他笑言“一个分析师,还要面几次啊?”

加上当时主管医疗投资的邓锋,医疗健康团队初具雏形。初时,医疗投资在北极光整体份额中,占比20%,如今,医疗健康团队近10人,投资的比重也已经快速上升到超40%。半壁江山背后,同样是迭代的认知。

“我刚加入的时候,邓锋也常常问我一些非常基础的医疗问题,”宋高广直言,“但是短短几年,他的认知程度已经超乎想象。”

过去,一些头部机构猜对了政策、市场部的趋势,从而战绩赫赫;而同样,因错过一整个产业周期,而消失的黄金机构也不少。不断前进,不断迭代,不断学习,才是机构自我迭代的驱动力。

注意力决定现实世界。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如果不终身学习,成就的等级不会高,更可怕的是会在风浪中丧命。在过去十年赚到大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管用,这让邓锋不断推进北极光的学习能力。

“希望每一个人,都有自驱力。”邓锋说。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按一个路数去发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但邓锋可以宽容的去看待异议,并让更年轻的合伙人们走到更前面。

年,于芳开着车到美国东海岸转了一圈,这一行的目的是将Cytek的合作方进行一次地毯式探访。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于芳

在这次拜访前,于芳几乎已经确定了对这一项目的投资,春节前三天,北极光给出了TS,就在24小时后,Cytek被产业内的一家大公司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在此之前,Cytek的研究成果前脚发布在学术期刊后,后脚就收到了雪片般飘来的收购意向书。在美国市场,大公司通过法律诉讼途径对想要收购的小企业进行压价收购的案例比比皆是。“项目有9名员工都在大公司工作过,即便大公司不提专利问题,只是商业机密问题,不仅很难分辩清楚,而且会折腾项目很久。”于芳处在两难的选择中,时间和法律风险对于VC而言,是巨大的黑洞,北极光面临新的选择:投还是不投?

于芳问了邓锋的意见,邓选择退后一步,把决定权交给于芳,“你来做最后的决策。”

过完年,于芳沿着东海岸对Cytek的7、8家客户进行了一一拜访,她下定决心,“投。”不仅投,还要大额投。邓锋让于芳决定,投多少钱,“是七百万美元,还是八百万美元?”于芳投资了一千万美元。“这个项目上,我个人得到了非常大的成长,不仅是判断项目的触感,更是站在前面独立决策。”

医疗健康领域的另一位合伙人宋高广也迅速走到了台前,在北极光内部,他是晋升速度最快的一位。在投资了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第一股泽璟制药、血友病基因治疗龙头信念医药、疫苗头部企业怡道生物等多个案例后,宋高广完成了从产业到投资人的华丽转身。年元旦,北极光宣布了宋高广的合伙人任命,节后,邓锋在办公室笑着恭喜他,宋高广直接回应:“别恭喜我了,我都不知道回什么话。”

宋高广拿出业绩的同时,也在迅速了解邓锋和北极光的文化。刚进入北极光的第一个夏天,他和一位同事在上海虹桥机场等待刚刚落地的邓锋。两人打赌,同事说“帮邓锋推箱子,邓一定不会让出箱子。”宋高广不置可否,并朝着远处正一个人走来的邓锋伸出“友谊之手”。

邓锋忙不迭地把行李箱拉回自己的怀抱,“别、别。”一边收回箱子,邓锋几人一边踏上了探访医疗项目之旅。北极光文化慢慢渗透之时,伴随着团队的成长,医疗板块的投资正快速崛起。

很多时候,医疗项目在早期阶段能判断的条框是比较少的。“技术类项目,有机器或者有个机器原型。”新技术合伙人张朋说,另一位新技术合伙人黄河也点头,“但医疗项目只有一张图、一个PPT,我们就给钱吗?”他们正在讨论的是宋高广主导投资的怡道生物一案。

年,疫苗行业正处在两座大山中央的低谷。前面一座山,是年爆发的山东黑疫苗事件,后一年又发生了长春疫苗造假事件,紧接着,年《疫苗法》出台,几件连贯性事件让中国疫苗产业处在一个黑色山谷。就在年,这个夹缝中求生之年,北极光对仅有4、5个成员的怡道生物进行了天使轮投资。

这也是投资的魅力所在——在大部分人迟疑和恐惧的时候,果断做出判断。

“我们看到了中国疫苗行业与海外仍有较大的差距,怡道的创始团队是默沙东HPV4价疫苗的核心负责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巨大的机会前面,怡道是拥有世界级竞争力的。”

站在现在看过去,年医疗团队曾制定了一个战略,第一条准则就是进行前瞻性差异化投资。邓锋看来,“人云亦云地投项目,看上去风险被平均了,但实际上只是更多人一起迈入一个被群体制造出的更大的陷阱。”当时北极光绕开了PD1、生物类似物等抗体领域,投资了怡道、太美医疗、国科恒泰等项目,并通过差异化投资异军独起,成为整个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医疗投资机构。

“现在看当时的决策是比较准确的,早期项目基本上不会有完美的,都有争议,有挑战,我第一次将太美医疗带到投委会上时,同样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最终我觉还是要看项目是否有“一招鲜”。我们将有限的子弹打在最核心的标的上,尽量提高成功率。”于芳表示。“我们不会设定一个目标,按照数量和金额进行投资,也不会说最近要多投一点,或者少投一点。而是在视线范围内挑最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北极光的每一发子弹,都被要求是有效射击。

03时间的价值和等待的意义

“寻找那些尚不被广泛看好的潜在机会。”

北极光医疗团队乐于等待产业窗口的到来,并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愿意承担工程化风险,但不会轻易承担科学性的风险。”这一点,与新技术赛道的观点如出一辙。

“技术赛道发展到今天,在投资中已经有了一个大的跃迁。“黄河看来,在第一个阶段,投资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