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载的北蒋北方蒋氏篇
蒋鸿林、蒋志格
清明时节,应忠利宗亲的邀请,急匆匆赶赴山东省会济南参加一个小规模的根亲文化活动。
三月的冀鲁大地,春意盎然,阳光和煦。当我们一路风尘刚一踏进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井家村(元《金史》记载蒋家庄)便被一阵阵锣鼓声吸引,街面上欢迎蒋氏宗亲到来的红色大横标迎风飘展,格外引人注目,一张张彩色标语张贴在街道两旁,夹道相迎,倍感亲切。随觉族人的热潮扑面而来,豁然间心中自然升起有回到家里的感觉,瞬间被这亲溢闪烁的氛围所震动,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缓缓的脚步,匆忙的走到了聚会的目的地——井家村蒋氏祠堂。
说起祠堂,这就有了地域根亲文化的区别,同时亦彰显出了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别。中国的南方地区,确切说客家人聚住的地方,姓氏祠堂随处可见,浓重的宗亲文化,显而易见,透视出丰厚的姓氏文化底蕴。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河以北省份,要想见到谁家的祠堂,真是百十村难觅其一,万两黄金难求一套完整的姓氏族谱。湮没的宗亲文化,举步艰难的寻根问祖之路,使多少燕赵儿女,关外豪杰,山东大汉,只能梦游在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深沉沉的诗句,反映了寻根之人内心苦衷的真实写照。欣慰的是井家村修复了蒋氏祠堂,无疑使这座在冀鲁大地上难得一见的蒋氏宗祠焕发出无限生机,召唤着无数游寄无祀的蒋氏先人们寻得一处归宿,让逝去的英灵又有了一个温暖的新家。同时也希望这也是能够成为北蒋宗亲的聚拢之地,崇亲文化活动的联谊之地。井家村宗祠虽说占地面积不大,只有三间堂屋,附带门楼二间陪房,一个小院,但结构合理,灵气活现,显得肃穆庄严。门额“蒋氏祠堂”四个朱漆大字,为当代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亲笔书写。影壁墙上书画“忠孝传家”梅花点缀,为联合国誉名艺术书画大师、南京名人艺术研究院院长蒋义海先生赠绘。祠堂正厅内还有不少名人的书丹赋词。另外,宗祠内还存放有明清皇家御敇文物珍品,价值不菲。井家村蒋氏祠堂的修复重建及族谱的续修印制,忠利宗亲功不可没,在参加全国蒋氏宗亲活动仅短短二年时间内把地方蒋氏宗亲文化活动搞得有如此成效,确实值得敬佩,后生可畏也,实乃蒋氏精英之材。若是吾族多涌现出这样年青有为的青年创业者、实干者,则蒋氏复兴有望矣!
山东一行基本上确定了下一步北方蒋氏宗亲文化活动的构想框架,初步决定每年清明节前后在这里举办一次祭祖活动,中华蒋氏企业家协会会长政强先生发来贺电及活动赞助费用、山东省商会会长、省政协委员、中华蒋氏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蒋君先生一并发来贺电、贺词,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