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最盛的几个地方,诗之城诗之山诗

自古至今,很多地方都跟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诗人们的最爱,有代表性的地方都有哪些?

01诗之城

诗之城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主要有长安(现西安)、扬州、杭州、南京、成都等,我首推长安,其实称长安为“诗之都”更合适。

提诗则必言唐,唐朝又被称为“诗唐”,而作为唐朝的首都,自然跟诗有扯不清的关系。在唐朝,凡是有点名声的诗人,李、杜、白、王维、杜牧、李商隐、王昌龄、孟浩然、韩愈、柳宗元、贾岛、孟郊等等诗人,哪位没有去过长安?哪位没有写过有关长安的诗句?

在所有带有地名的诗句中,“长安”二字出现的频率无疑是最高的。例如: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君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类似的知名诗句还有很多很多,数不胜数,从知名度和数量综合评定要远超扬州、杭州、南京等城市。

02诗之湖

描写洞庭湖的佳作颇多,恐怕只有西湖可以与之相媲美,但“弹丸之地”的西湖又怎能比得上“八百里洞庭湖”之磅礴大气?所以我选洞庭湖为“诗之湖”。

关于洞庭湖的诗我首推这首元代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首诗最后两句简直是神来之笔,意境无敌!

还有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也非常经典: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的比喻太形象了,真佩服刘禹锡的无敌想象力!

关于洞庭湖的名作颇多,其他名篇还有杜甫的《登岳阳楼》、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

03诗之山

“诗之湖”是洞庭湖,“诗之山”毫无疑问是庐山。虽然现在泰山、黄山知名度远高于庐山,但要论诗它俩离庐山还差之甚远。

咏庐山最著名的诗无疑是“庐山双璧”: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

唐朝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正如苏轼所言“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李白这首诗令无数来庐山观瀑布的诗人为之搁笔,自叹不如。

宋朝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我称之为哲理诗的“压卷之作”,景与理配合得天衣无缝。

咏诵庐山的名篇还有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苏轼的《观潮》、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等。

04诗之河

“诗之河”毫无疑问是孕育了中华民族,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关于黄河的名诗句你能想起来的都有哪些?

这面这些诗句都是如雷贯耳、耳熟能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05诗之江

我这里把“诗之河”和“诗之江”分开了,所以悬念不大。若两者合起来,评选“诗之江河”,那长江和黄河就得好好较量一番了,两者旗鼓相当,谁能胜出呢?

关于长江的知名诗句也有很多,例如: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和上面咏黄河的诗句一样,全都是名句,知名度颇高,流传甚广。

06诗之楼

评选“诗之楼”,肯定不会出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这个圈。

这四座楼都因诗文而贵,诗、楼相得益彰,共垂千古。哪座楼可称“四大名楼之首”?这个还有一定的争议,如果让我选,我首选黄鹤楼,只因为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是最出名的。

“诗之楼”:黄鹤楼,有关黄鹤楼的知名诗句: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以上就是我评出来的“诗之城”、“诗之湖”、“诗之楼”等,朋友们有何高见呢?欢迎各抒己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3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