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黄河之畔奏响渔业低碳绿色交响曲
「本文来源:中国网」
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一只苍鹭站在光伏板上(8月24日摄)。
位于贺兰山下黄河之畔的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湿地、湖泊众多,具有渔业养殖的优势条件。当地渔业部门通过改良养殖品种、更新养殖技术、创新养殖模式,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适水产业为依托,探索园区封闭式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在生态建设和绿色渔业发展之间寻求科学平衡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发展,光伏养鱼、鱼菜共生、稻田养鱼养蟹等低碳、绿色、生态渔业模式结合水体循环生态系统、物联网技术形成的低碳绿色渔业种养殖系统已经成为当地渔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降耗节水的典范。
截至年底,贺兰县养殖水域面积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5.8万吨,渔业总产值达6.93亿元,产品销售至甘肃、青海等周边省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蓝湾南美对虾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打捞南美对虾(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蓝湾南美对虾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育苗车间检查虾苗生长情况(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一只苍鹭站在光伏板上吃鱼(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两只苍鹭在嬉戏(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园区池塘里种植的净水浮床植物(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一只苍鹭掠过光伏板上空(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园区排水沟里种植的净水浮床植物(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园区稻田养鱼系统池塘里的鲤鱼正在进食(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园区池塘里种植的净水浮床植物(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京能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8月23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蓝湾南美对虾养殖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京能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银川市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鱼菜共生系统内喂食锦鲤(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京能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8月24日拍摄的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银川市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园区池塘里种植的净水浮床植物(无人机照片,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银川市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鱼菜共生系统内打理薄荷苗(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