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与热爱是首奔涌的诗观电影黄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年12月28日,在CCTV-6电影频道上映的电影《黄河入海流》,就像一首静静奔流的诗歌一样,向观众展示了黄河边上,渭北枣乡人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振兴。
作为《黄河三部曲》之一的影片,电影《黄河入海流》用散文诗一般的镜头语言,从冰雪未融,静默深沉流淌着的黄河开始,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人文画卷,带着乡情、民俗、传承与振兴的新农村故事。
电影画面截图
这部电影以坚守乡村小学的老校长一家为主线,讲述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人性之美。契诃夫曾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这部电影里的每个人物都充满人性的善良,主人公老校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他是整个村子的精神力量,在喧嚣尘世中独自安静的坚守乡村教育的阵地。
老校长的两个儿子,长子虽然智力残障,却对任何人和小动物都充满了热切的爱护,小麻雀死了他会伤心痛哭,把小细狗(关中平原上特有的一种狗,当地人用它来撵兔子,影片里有展现)当成婴儿一样的照料,他眼中的一切事物都只有美好。小儿子在城里的师院读书,与两小无猜、志同道合恋人共同的追求就是跃出农门,但是在父亲执教的乡村小学面临被裁撤困境的时候,他选择了回到乡村支持父亲。当哥哥为救掉进黄河里的孩子而付出生命时,弟弟更坚定了要留下来的抉择,最终跟恋人一起为乡村致富和孩子们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村支书、枣业合作社社长、老校长妻子,电影里的每个主要人物身上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黄河边上,渭北人的深沉质朴、深情内敛。
电影剧照摄影杨云
这部电影并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振兴农村经济与教育事业的故事,电影当中出现的每个场景都是一幅真实的乡俗文化再现。画面中的关中粮仓,冬天田野上的细狗撵兔子,剧中人物们信口吼出来的秦腔,红枣丰收时村民们表达喜悦的渭南老腔,全部都是鲜活的渭北民俗民风,活生生的展现了广阔关中地区的人情风貌。
用电影来传达中国母亲河哺育下的关中平原上关于乡情,关于父亲,关于教育、关于责任与担当,体现新农村风貌的人物与生存状态,也是电影《黄河入海流》的制片人史佳想要表达的情怀。
大荔黄河湿地供图大荔县委宣传部
作为一名从业二十多年的媒体人,史佳从二十年前他的第一部新闻作品集《肺部的呐喊》开始,就把时代之下的人的命运与经历,当成自己的责任。他是我的同学、好友,这么多年来,我在他的身上,总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他总是选择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并且不遗余力地把介绍和推广自己身边和脚下生活的城市文化、乡村风貌,甚至是从长安到西安,积淀了几千年文明的周秦汉唐,和丝路文明都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河汹涌深沉,川流入海,奔涌不息,在它流经的土地上,黄河以它特有的方式滋养、浸润着黄河岸边人。千百年来,这里始终不变的是山河依旧,人性如初。也正是这种坚忍磅礴的乡情与热爱,才煅造出渭北枣乡人脚下生活着的土地的美好与热烈。(作者游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