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献策黄河流域制造业协同发展需防过早

经济导报记者王伟

  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重要的平行论坛之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11月2日在济南举办。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政府主办,济南市政府、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黄河流域各省(区)工信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从不同的维度   黄河流域工业发展

  质量提升速度快于全国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山东为济南打开战略空间、培育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兼党群工作部部长张勇在致辞中表示。

  先进制造业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带动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发展新跨越、促进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峰论坛上,《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黄河流域工业发展质量虽然目前整体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但工业发展质量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全国。

  白皮书对黄河流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对黄河流域各省份工业化进程、“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估,并就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工业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对白皮书进行了解读,并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给出了建议,“保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有效预防过早‘去工业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以企业满意为中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开拓制造业发展新空间。”

  高端制造业担负重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是一件需要长远谋划、功夫又要做在当下的事情。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前景与黄河经济带协同发展有哪些机遇?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宗良,就如何紧抓新机遇给出了发力方向:要协同构建黄河流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黄河经济带产业走廊,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协同建设黄河经济带统一大市场、大流通;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黄河经济带旅游的联合开发;高度重视黄河经济带的国际合作开发。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流域内各省(区)不断深化结构新型改革,区域产业升级效果明显。对于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建议,实施全流域一体化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强化水土资源和环境容量制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分区、分级、分类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道路;着力推进国内大循环,加强各省区、上中下游、城市群间的联动发展;着力加快国际大循环,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强化和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集聚辐射作用。

  “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属于碳排放量前9位的大省(区),属于‘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地区和资源型地区’,这几个省(区)决定了黄河流域的碳达峰时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认为,“高端制造业要承担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任。黄河流域能源相关的两高产业,必须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发展。沿黄主要省(区)和全国要在年实现碳达峰,努力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他沿黄省(区)宜早则早,宜晚则晚,有所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企业力量至关重要

  回看历次变革,大多都是由技术突破原有壁垒,从而衍生出新的产业革命。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衔接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核心载体,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变革的过程中,企业的力量至关重要。

  “数字化绝不仅仅是改变流程、提高效率的方法,更是企业的系统变革,是企业性质和方式的改变。”围绕制造业数字化变革,多氟多集团董事长李世江表示,多氟多集团以“二十四字”管理方针为指导进行数字化转型,将实现供应链、智能制造链、需求链在“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中的融合,达到产业数字化。

  对于数字化转型,潍柴动力也进行了积极的转型与思考。“潍柴动力的智能制造推行策略将以自动化作为实现智能化的抓手,扩大生产自动化覆盖和规模应用,优先实现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融合,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潍柴动力工艺工匠研究院院长王健表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