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朗读用爱品悟

白癜风病 http://m.39.net/news/a_5671544.html

所谓朗读就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中、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笔者在教育实践的点滴中感悟到语文课堂的朗读训练既能提高普通话水平,又能对其他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古人就非常重视朗读,像“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像“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不体现了朗读的重要性,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就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诵读,在过去的私塾里,老师教学生都是先读先背再讲,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能略知一二。古人认为好文章只要多读几遍,就会自然上口,不易遗忘。这种传统的朗读方法,既符合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可见,语文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早已被我们的前人证明。

在现代教学中朗读同样必不可少,特别是语文课堂,更应该狠抓朗读的基本功。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情绪,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蕴藉美和形象美。

一、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盎然;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对于一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首先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特别是中学段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反复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于一篇文章,有感情地朗读,遍数多了,文章的意思在朗读中就清楚明白了。这里所说的朗读,不是指懒于动脑筋的走马观花似的朗读,而是指勤于眼、口、脑共同作用于文章的有感情的朗读。

为了让学生朗读,教师首先要“晓之以理”,即让学生明白诵读的道理,明确诵读的目的。目的明确,指向性强,则行动力亦强。青少年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此时积累,则一生难忘。更何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通过诵读积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将提升人的整体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给学生讲清楚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是有效的诵读教学的第一步。其次要“动之以情”,即以名人实例来感染学生,让他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我国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名士都是善读能诵的读书人,如茅盾能背诵《红楼梦》,钱穆能背诵《水浒传》,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可以说,这些前人之所以博闻强识,均与其良好的诵读习惯有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这些名人事迹讲述给学生听,且自身亦常做诵读示范,使学生意识到多读能背是可以做到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诵读的习惯。

二、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就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不仅如此,还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当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缘于此。

朗读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通过音韵调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声音形象,并使之牢牢印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总之,朗读可以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和加强健康的作用。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寄托理想的物质载体。作者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人物,说明一个问题,论述一个道理,都是被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为一定的道德理想、生存欲望所启动的。因此,在作者的匠心妙笔之下,无不饱蘸着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感情。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神弛,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新豪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从朗读活动中得到的宝贵教益,对一个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另外,对忽视朗读教学,这一语文教学中的怪现象,我们语文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害,痛改这一使我们语文哑声的错误,端正对朗读教学的思想,并把它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只有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重视,才能使朗读在语文课上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通过它来释放出一曲曲美妙的音乐。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授之以法,促之以赛、分层诵读,积极评价。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即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人性化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诵读,关键是在于引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而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诵读的热情,还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把自己的心理和情景融合为一体,真正地感悟,从而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因此,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视频演示等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情境中,提起学生诵读的兴致,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如在《阿房宫赋》的诵读教学上,教师可以分别播放了一段读得较差的录音与一段表现上佳的范读,让学生充分比较,感受优劣,在笑与赏中,趁机导入——“如果我们来读,你会怎么读”,引导学生投入诵读。

“授之以法”,即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中职生诵读变得可操作。诵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但也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正如金克木所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中来,这也仅仅是开始,要使“书如甘草’,学生必须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

诵读过程主要包括:初读,以声悟情;再读,以情带声;后读,以声传情。其中,“以声悟情”,指在初读中与文本对话,联系背景,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描绘的形象、寄寓的情感;“以情带声”,指理解了文本形象和作者情感后,带着理解来读;“以声传情”,指运用各种诵读技巧(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等),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致。以《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初读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笔者引发学生质疑“作者为何多次强调‘轻轻’呢”,继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三个“轻轻”,与文本及作者对话,回到当时情境设身处地地揣摩理解作者感情——“轻轻来,轻轻走,连告别也都是轻轻,不让自己的脚步惊扰了康桥的宁静,如此强调告别的小心翼翼,可见康桥黄昏如此宁静,使人不忍心打扰,更可见诗人爱康桥的深切、欲别时的不舍。”再读,则引导学生体会读时应尽可能读出第一节中告别的轻盈与暗含的离愁。后读,加强点拨,指导学生运用技巧来诵读,做到读对字音、读准停顿、读出形象、读出感情:由教师采用引读、导读、领读、范读等方式作示范;指导学生正确处理重音、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速度,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有声语言呈现主体变化态势。如让学生找出重音——“轻轻”,并标记停顿——“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以舒缓、轻柔、低沉的语气表现告别的小心翼翼,表达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学生在模仿与实践中掌握诵读的技巧,学会带情入声。

“促之以赛”,即在课堂中给定时间,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彻底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真正拥有自己实践的机会,在竞赛中得到实战锻炼,持续诵读的兴趣。因为,学生自我的实践是使诵读成为学生个性行为的重要保证。譬如,在教《再别康桥》、《致橡树》、《阿房宫赋》等多篇文章时,笔者均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自由练习、个人代表竞读、小组集体竞读。教学实践可见,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和谐活跃,学生所学到的诵读技巧获得施展,学习效果得以展现,实现了教学的有效。

“分层诵读,积极评价”,即把诵读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细分为三个层次(准确地诵读——流利地诵读——有感情地诵读),采用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增强信心,大胆发言,充分展示诵读成果。诵读评价主要以肯定鼓励为主,点拨指导为辅。评价主体多元化,综合自评、互评、师评,注重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在教授《阿房宫赋》时即如此操作,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诵读方式,激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独特的诵读感受与大家分享,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能力性和差异性,既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了提高,共享了诵读的成功,也使学生在评价交流中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与人文熏陶的双赢。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强的,特别是凡朗读正确流畅的,其作文语句一般也是通顺,流畅的;凡朗读中添字、漏字、破读、重读多的,其作文语病一定较多。这就说明朗读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四、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读,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培养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朗读,是读的典型形式,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教学不能没有朗读,就像画画儿离不开眼睛,听音乐离不开耳朵一样,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主体。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至关重要,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赋有魅力。阅读通过视觉来感受作品的语言艺术或意境,而朗读则调动学生听、说、读的多种审美功能,使作品的潜词造句妥帖流畅、高雅平实、含蓄明快、凝练奇巧诉诸于听说,让学生受到双倍的感染。从中也可以看见朗读教育的美育作用。

朗读,可以使学生领略语言美。语文课文中语言华美的语段很多,老师讲解固然很必要,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同学们是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美的。朗读可以让学生领略意境美。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恬静,或悲壮。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涵着的优美隽永的意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

我们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眼睛感知文字,耳朵听到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读,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更能表达情意的有声语言,这样就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成了感受美、体会美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黄河颂》时,先不对课文内容做过多的讲解分析,而是用动情的语调做示范来朗读课文。朗读时,让学生去体验感受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同时又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朗读品味本文词语的精妙,感情的变化,以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能从《黄河颂》中感受作者磅礴的气势。如果单纯地只讲字词句,不仅味同嚼蜡,更是一种浪费。

五、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

朗读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好的朗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朗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当务之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感情,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的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总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能初见其效。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写下了两个大字:‘发兰西万岁!’”在朗读时,要把韩麦尔先生痛苦、哽咽、激动、惜别等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呼之欲出的高大的爱国主义者形象。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40分钟,学生多读了,教师的讲就必然少了。时间少了就只能精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屏弃那些烦琐的内容分析,去掉不必要的提问,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诵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位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台阶。在课堂初步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或检验朗读效果的时候,以朗读小组为单位,由朗读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分工,按不同的角色,深刻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引发竞争意识;也可随时点拨、指导,调整情绪,使之产生激情。当教师把方法教给孩子们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去练习,由小组按照上面确定的朗读标准,进行评价,看谁朗读得最好。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训练面、受益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类课文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朱自清的《春》,我和学生一道先听录音范读,然后让同学们模仿录音朗读,要求感情丰富,并体会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意境美。在听范读时,同学们已经被带入了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他们自己读课文时,自身的情感也会被带入朗读之中。由此朗读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使他们从朗读中品味作者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更深更强的感染。

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朗朗读书声,读出背影中凝结的父子深情,读出济南冬天的宜人温情,读出初春时节的新鲜活力,读出草原月夜冬不拉的喜悦……我们要让学生动口动心地读,读出语文的美,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