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黄河是何时离开新乡的

北宋以前,黄河从新乡西南部的敦留店入境,环绕新乡的南部和东部,循东北方向流入汲县。和新乡隔河相望的是阳武、延津、胙城(今延津北部)。

金明昌五年(年),黄河在阳武北的光禄村决口,“灌封邱而东”。从此黄河主流经此地改道,由东北流向改为东南流向。流经新乡东部的黄河由主流变支流,水量大为减少,从此开始了逐渐淤塞的进程。

到了明正统年间,黄河东南流主流分水口已南移到阳武南的黑羊山。黑羊山与新乡的八柳树隔河相望,位于八柳树东南十余里。八柳树在新乡县南部,距新乡县城四十里,是新乡县在黄河上的重要渡口。此时八柳树下游环绕新乡东部的黄河已淤塞殆尽,黄河流经新乡境内的河段只有从刘八庄到八柳树这一河段了。

正统十三年(年),黄河发生特大洪水,新乡的八柳树和荣泽县的孙家渡相继决口。南边孙家渡决口的河水循东南方向最终注入淮河。北面八柳树决口的河水顺着黄河故道循东北方向经山东注入渤海。加上原来经黑羊山向东经流向徐州运河的“小黄河”,就形成了黄河三股分流的局面了。

由于黄河水又流入已淤塞的新乡东部黄河故道,所以人们叫八柳树以下的黄河为“新黄河”。这样,从正统十三年(年)开始,黄河在新乡又恢复到以前从南到东环绕新乡而过的局面了。

到了天顺年间,从孙家渡到黑羊山方向的河段发生淤塞,河口以东一段淤塞严重,黄河水只能经孙家渡决口东南流而不能经黑羊山流入小黄河注入运河,致使“徐州之南不得饱水”,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漕运。八柳树以下新乡东部的黄河河道也陷入淤塞。天顺五年(公元)自武陟沁河北岸宝家湾开人工渠道四十余里至获嘉红荆口,天顺七年完工放水,使沁河水由红荆口注入黄河,以解决徐州运河供水问题。而从孙家渡到红荆口这一段原黄河河道从此彻底废弃不用了。

沁河水由红荆口注入黄河后,八柳树以下新乡东部河段自然又恢复了河水流动。但是这时产生了一个有趣的一个现象:虽然环绕新乡的河道仍然是原来的黄河河道,但是河道中流动的河水已不是“黄河水”而是“沁河水”了,真正的“黄河水”已从孙家渡决口向东南方向全部流走了。

由于天顺七年()以后黄河水不再经新乡、获嘉流过,所以史书中“天顺复自武陟东入原武而获嘉之流绝”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从河道里有没有水这个角度说,还不能说“获嘉新乡之流绝”,《读史方舆纪要》载:“成化十四年(年),河溢延津。明年,复自县南流入封丘也。”可见这个时期从八柳树到胙城沙门,都是有水的。尽管可能水量不大,也不经常。

由于自宝家湾经红荆口、黑羊山到徐州运河一线的河水全部来源于沁河,人们也就把这一河线称之为沁河了。

新乡黄河故道彻底绝流干涸是在于弘治六年()。弘治二年()夏,黄河在中牟、开封河段多处决口,泛滥的黄河水在开封北与沁河合流,“河徙汴城、東北過沁水”。后刘大夏治理黄河,弘治六年修了连绵数百里的“太行堤”,彻底堵死了换黄河向北流动的通道,封丘“西北有沁河,弘治六年淤”,至此,宝家湾红荆口黑羊山沁河淤塞,北流永绝。沁河改由木栾店南经故武德城、宝家湾南下在老田庵入黄河。获嘉、新乡至胙城沙门这一黄河河段彻底断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