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桂英创编精品佳作,传承黄河文化内涵
秋阳杲杲大河泱泱
在这最美好的金秋时节
郑州迎来了弘扬黄河文化的盛事
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
为保护传承传统曲艺文化
加强沿黄九省区曲艺文化交流
本届黄河文化月将于
10月-11月
举办“沿黄九省区曲艺精品展演周”活动
活动将邀请曲艺表演名家
创作名家走进郑州
看黄河、写黄河、唱黄河
说黄河、赞黄河、咏黄河
4场演出也将为市民带来文化的盛宴
传统曲艺与古老黄河将怎样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唱响新时代黄河颂?
郑州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张明对话中国曲艺家协会二人转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编剧焦桂英,聊聊她眼中的郑州和黄河文化。
问
张明:焦桂英老师,您之前来过郑州吗?
答
焦桂英:没去过,但是我根据河南的一个道德模范人物创作过一个作品。
我对这次河南郑州曲艺采风活动特别向往。因为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所以就特别希望结合黄河文化写出一篇作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要把黄河岸边劳动人民的那种“质朴、宽厚、善良、无私、默默奉献”的那种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因为面对困难时,他们都非常坚韧刚强,(不向困难)低头,我觉得这个跟我们东北人性格是比较相像的。
问
张明:如果您到郑州了,最想去哪儿看看?
答
焦桂英:想去看看黄河和少林寺。第三,就是特别想和河南郑州的老乡们多聊聊,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多创作点与老百姓身边人、身边事有关的作品。
问
张明:为什么会首选黄河呢?
答
焦桂英:我觉得黄河郑州段是黄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象征,所以我对黄河印象特别深,也特别期待。
我觉得黄河是母亲河,就特别想写与黄河两岸老百姓(有关的作品)。我觉得,城市之间都大同小异,繁华一点是高楼大厦,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但是,(黄河两岸的)老百姓,特别是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就跟别的地方就不一样,更能体现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更能写出有代表性、文艺范儿的(作品)。
问
张明:等您来河南了,争取陪您到黄河的田间地头去转一转,去跟老乡们聊一聊,把根扎到黄河边去。
答
焦桂英:对对对,(就是要这种)接地气、有人气的作品。我写过电视剧,也写过戏剧、曲艺,高秀敏、杨秀静他们都演过我的作品。
这次会根据我在郑州采风的素材来决定,如果觉得这素材适合诗歌就会写诗歌,如果适合写大戏就会写大戏。如果这个素材,(比较)短小精悍,适合写曲艺类的,那我就会写个曲艺类的。(一切等)采访之后(再定),总之,我一定要写一个上乘之作。
问
张明:用一句话,祝福一下黄河文化月或者郑州吧。
答
焦桂英:黄河文化月的举办能让黄河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只要一提“黄河文化月”大家就会想到郑州。也祝郑州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郑州人民越来越幸福。
焦桂英,中国曲艺家协会二人转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编剧,现于吉林省吉林市艺术研究所任专职编剧。
曾获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戏剧最高奖曹禺奖;文化部最高奖群星奖;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文学入围奖、全国首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
其作品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曲苑杂谈等栏目中多次播放。
彩蛋
“沿黄九省区曲艺精品展演周”活动安排
1.曲艺名家新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
2.曲艺名家优秀节目专场演出
3.沿黄九省区曲艺精品展演(共2场)
4.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到基层”惠民演出
5.“新时代黄河故事的曲艺表达”主题研讨会
11月集中上演敬请期待
最是一年金秋时
“豫”见黄河文化月
让我们一起用曲艺
传播黄河文化
讲述黄河故事
编辑:张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