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母亲河的滋养黄河故道换新颜央广

郑华国 https://m.39.net/pf/a_4477514.html

央广网东营9月30日消息(记者刘一荻)东营市陈庄镇爱国二村村民马功月已经连续三年种植水稻,今年,他的地里又是一派丰收景象。

遥想年之前,田地里农作物凋零的景象让马功月觉得有些“不堪回首”:“之前这边就是荒地、碱地多。因为长期干旱,长的东西很少。”还有,家门口那条终年断流的刁口河,让马功月心里不免有些伤感:“我自己从小就是在这条河中摸爬滚打长大的,那时候水很大很清,比现在还要大。”

刁口河曾是黄河入海流路之一。年,为避免黄河河口长期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频繁变化状态,黄河开始人工改道至现在的清水沟河道,刁口河流路逐渐淹废。

由于失去泥沙供给,受海水侵蚀以及开发活动的影响,刁口河河口附近海岸线蚀退严重,附近淡水湿地不断萎缩,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此外,河道两岸堤防工程残缺不全,河槽严重萎缩,过流能力下降,土地盐碱化的现象更是日益严重。

通水后的刁口河,两岸植被开始逐渐恢复(央广网记者刘一荻摄)

今年快60岁的马功月是土生土长的陈庄镇人,村里大面积的盐碱地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前村里只有少量的土地(可以利用),因为不是说地里%都有碱。之前我家里有10多亩地,主要是挑拣好地种植了棉花和大豆,其他的地都在闲置。之前一年也收不了三万两万的,一去成本基本就没了。土地的质量也不好,后来基本上不长什么东西了,再加上农资的钱、油钱……自己终究是不赚钱。”

从之前的为生计发愁,到现在的稻谷连年丰收,马功月说,这都要归功于年开始实施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即通过刁口河流路全线过水。

据黄河河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刁口河河口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和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其目的是为了修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系统、促进黄河河口治理、防止河口地区海岸线蚀退。

截止到年,刁口河流域累计补水量达到.6万立方米,沿线区域淡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有效遏制了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降低了该地区近海海水的盐度,实现了陆地与海洋能量输送的有效贯通,对湿地及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刁口河黄河故道的生态补水不仅造福了两岸“干渴”的田地和人民,更让河入海口生态湿地恢复了往日欣欣向荣的面貌,全球性濒危物种黑嘴鸥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黑嘴鸥(图片来自网络)

变化绝不仅仅是一句空话,马功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的一切,都和家门口这条黄河故道的重新通水有着直接关系:“现在有水之后,环境也变好了,两岸的树也长起来了,每天看着心情也好了!我们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客观的。总体来说,有了水,什么都改善、都好了。”

从年起,陈庄镇爱国二村村民发现黄河故道重新上水之后,就开始琢磨着改变自己的思路,增加收入,马功月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开始流转土地,经过简单的开发,就种上水稻了。这两年棉花的价格走低不赚钱,水稻即便地里稍微有点儿碱,上了水(灌水)之后还能长,但是别的粮食不太行。所以关键是得有水啊。”

马功月告诉记者,现如今,自己的一亩地亩产平均能达到~斤,净利润能达到~元。当地打造的“金河滩”品牌大米,也销往中国各地。之前年收入两三万的日子,对他来讲,似乎已经遥远了。

以后在哪里养老?马功月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自己一定会留在村里,留在这片自己土生土长的土地上:“不想走,在农村呆惯了就不想出去。特别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就是一心想回农村的院子里住,舒服。我们农闲的时候就来这里洗个澡(游泳)、逮个鱼炖上,叫上几个好朋友,喝上两口酒。我们黄河的鱼,别管是什么鱼,都是比别的地方好吃……”说起村里舒适惬意的田园生活和自己门前不再终年干涸的刁口河,他的脸上有着掩藏不住的笑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1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