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鲤鱼跳龙门故事发生在哪里,鲤鱼逆流
黄河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山西河津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西侧陕西黄龙山(也叫梁山),陡崖耸立,鬼斧神工;东边是威武的山西龙门山,青翠挺拔,悬崖峭壁,两山对峙,形如刀切斧削一般,自上而下笔直如线,好似一道门户把湍急的黄河紧紧夹在80余米宽的山间。怒吼的河水撞击凸露的岩石,“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声势震天动地。相传从前龙门山跟黄龙山连在一起,大禹治水带人凿开龙门,黄河水磅礴一泻南去,后人为了纪念大禹,故龙门也叫禹门。《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
龙门古渡口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在河的两岸都建有大禹庙,东侧是山西大禹庙,西边是陕西大禹庙,亭榭楼台,雕梁画柱,分别耸立在龙门渡口两边的巨石之上。相传建于汉,重修于唐、元、明、清。庙下,从东向西,有石铺栈道,南边临河,设有铁索栏杆,大禹庙不幸毁于年鬼子的炮火,殊为可惜。黄河以龙门为界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河段,龙门以上河水穿行在深邃的秦晋峡谷之中,两岸为百米以上悬崖峭壁,龙门以下河床,骤然展宽为4—11公里的漫滩河谷,河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滔滔流向关中平原。
龙门上游附近河段黄河出了龙门,河面骤然变宽,水位剧降,落差很大,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大家素来知道壶口瀑布,却很少知道龙门瀑布,只因千百年的河水冲蚀和泥沙堵塞,龙门瀑布慢慢消失了。其实现在的壶口瀑布是一处流动的风景,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的壶口瀑布的方位与《水经注》的记载相比较,由于河水的冲刷,在大约年的时间里,向后撤了大约5公里。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年)洪迈的《元和郡县图志》,距离郦道元的《水经注》成书时间(公元年)为年,根据两书对壶口瀑布位置的记载推算,年间壶口就向上推移了米。壶口距龙门约65公里,若瀑布早年溯源侵蚀后退的速度每年以1米计,那么,六七万年以前,壶口瀑布的位置当在龙门一带,最早见于《三秦记》中的“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对古龙门的地理环境应当是较为客观的反映。
壶口瀑布科学家认为鲤鱼产卵“多在江河上游,水温较低,流速较大,流态复杂,河道宽窄相间并具石砾底质的急滩地带”。而山、陕两省交界处的龙门一带正具有以上地貌特征,因而成为鲤鱼产卵的一个理想场所。每年的春天3月黄河解冻,鲤鱼们成群结伴告别入海口,过齐鲁,走中原,穿越三门峡进入黄河中游,来到龙门产籽。数不尽的黄河鲤被龙门瀑布急流挡住了去路,群鲤争跃,耀金飞虹,产生了鲤鱼跳龙门的壮观。
现在的龙门位置《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龙门瀑布水流奔腾咆哮,小鲤鱼岂能逾越?古人于是希望小鲤鱼变成龙,从而一跃而过龙门。“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的诗词极好地诠释了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小鲤鱼们不远千里,逆流而上跳跃龙门,历来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写照。
鲤鱼跳龙门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