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全盛时期有多少人,如何保证给养的
《水浒传》是一部小说,它的目的是赞美一群英雄的故事,而不是对宋江起义的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记录。按照书中的设定,到三败高俅的时候,梁山泊的军事实力达到鼎盛,大约七、八万人的样子。
我们如果仔细读水浒,就会发现作者有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好汉们在梁山从王伦到宋江的这整个聚义过程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
如果按照书中的描写,粱山泊周围的水面有八百里,而作为一个湖心岛的梁山泊,只有几平方公里的面积。
假如梁山泊因为反抗朝廷,处于一种被军事包围的状态,梁山军将在数天内崩溃。因为岛上没有多余的木材造船,使他们越过水泊,像呼延灼和关胜各率领四、五千人马讨伐梁山,梁山军还可能一战,假如是童贯和高俅率领的超过十万以上的军队,只要在梁山周围住驻扎下来,不用战斗,梁山军想乘船登岸,朝廷军队再来阻击,梁山军根本没那么多船只保障他们离开大本营梁山泊的作战,只要离开必然遭遇失败,只有乖乖投降一路可走。
如果历史记载可信,那么宋江部众只有36人,而梁山泊的面积也真的只可以承载这么多人,并且也只是短时间的,假如宋江手下有七、八万人,梁山泊将拥挤得像现在国庆、五一长假时的热门景点的公园。宋江的事迹按照《宋史.张叔夜传》记载,他们是“起河朔,转略十郡”,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大后方,水泊梁山也只能算是他们最爱停留的一个藏身之所。梁山泊苇荡河汊纵横的地形,更容易逃避官兵的追捕。《水浒传》里晁盖他们劫了生辰纲,凭着熟悉地形,他们在石碣村打败了前来捉拿他们的官兵,可以说已经将梁山泊的地利优势发挥到了极限。历史上的宋江,其实是被张叔夜南下征方腊时顺便剿灭,大约有些部众确实归顺了官军,并参与了南下征方腊的战斗,就被后来的说书艺人衍生出大部头的水浒故事。
梁山泊这么大的地方,最多只能作为冷兵器时代进行一场战斗的阵地,对于梁山军这么多的人,不可能提供什么后勤保障。梁山泊这个地名,和现在的玄幻小说胡扯的什么幽冥大陆,光子星球、恶人谷等几乎是一个套路。
在《水浒传》这部书中,梁山军都是作为一支“匪”军存在的。这里的“匪”只是一个事实陈述,不含有任何贬义,因为宋江军在整个盘踞在梁山泊的期间,没有对周边的民众进行过任何统有效的统治。他们的给养几乎完全靠抢掠来维持。虽然朱贵曹正顾大嫂他们开的酒店也有收入,但是和梁山上军队的开销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如果梁山泊抢劫的行为传开之后,过往的客商减少,他们开的酒店连养活自己都困难,更不要说有利润交给山寨。
书中说的梁山军打下青州、高唐州、祝家庄等地,都不忘交代,要把这些地方的粮食金银等全部带上山。这并不能说明这样就解决了梁山泊的后勤问题,作者这么写,只能证明他在尽量使这个故事显得可信和真实一点。
先说金银,要让金银完成货币的功能,可以用来支付梁山需要的各种军需物品的采购,周边就需要一个功能完备的市场,但是,宁江因为有一封晁盖写给他的信被阎婆惜拿到手里,在索要无果的情况下就要杀她灭口,可以想象周边的百姓根本不可能和梁山军有多少商业交易,这样他们就只能以抢掠到的粮食解决生存问题,沿路的消耗,还有保存中必然会发生的变质和霉烂,真正可被军队食用的十不存一。
要保障足够多的粮食,梁山军全体搬运都未必供应得上,而运输的时候战斗力还能保持吗?因此他们必然要靠不断地扩大抢掠的范围来维持军队的运行,但是这个抢劫的圈子扩大后,他们就不可能再回到梁山,这就好比抢得东西吃饱了,回到梁山泊,却又发现走这段路之后肚子又饿了。
这样,他们抢劫到的金银也是无效的,假设梁山军有五万人,百分之九十的人为战斗人员,在宋代那个生产力水平之下,他们必须要有数省的财税收入才可能负担这样一支军队。当代真实存在过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巅峰时有三万余人,存续的时间不到两年,为了生存下去,都要在周边建立有效的统治,要民众交税。也要在控制的地方输出石油,进行商品交易。
在现实的世界中,梁山泊是黄河改道而形成的一个水洼,不可能有多少鱼虾水产,可能连饮用水的供应都很难做到,还不要说其它方面。这么多人驻扎在梁山泊,仅仅算排出的粪便就会造成周边水体的污染,使周边的水不宜饮用。而宋朝时可没有建造化粪设备的观念。
历史上纯粹地以“匪”的形式和国家军队对抗而成功的例子是没有的,因为“匪”的这种组织方式,和国家的组织方式的差别,就是部落和国家的差别,这中间相差了一个量级,如果将“匪”做成一份事业或职业,就只能不断流窜,以免被剿灭,如果要像梁山军那样停在一个地方,就必须从“匪”向“兵”转变,保护百姓的安全,收取合理的租税,最终完成向政府的转型。而水浒英雄们从没进行过这种操作,因此他们无法解决自己的给养问题。
如果水浒好汉们作为一个群体真的存在,最多也就数百人的规模,尽是拿着木棍,腰掩兽皮的形象,所有的给养只能通过狩猎和采集来提供。而那支衣甲鲜亮,人强马壮的梁山泊军队,他们的后勤只能由施耐庵老先生动用想象力来解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