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每年六七月出现的自然奇观,鱼儿组团死

黄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河,也是我国的第二长河。由于黄河流经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从而夹带了大量的泥沙,因此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长江和黄河都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最主要发源地,长江和黄河的存在,其充沛的水资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水产资源。

随着雨季到来,黄河水位开始快速上涨,近日,河南洛阳境内的黄河小浪底开始了开闸放水。随着闸门的缓缓打开,奔涌的洪水一泻千里,与此同时,无数的黄河鱼也一并被冲了出来。

每当开闸泄洪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就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小浪底的下游,有人是为了抓鱼、有人是为了看热闹,抓鱼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看热闹的人则紧盯着抓鱼人,那场面才叫一个壮观。

由于特殊的水文环境以及众多的鱼类资源,自古以来在黄河会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自然奇观——流鱼。“流鱼现象”并不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而且发生的河段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中下游泥沙含量较高的河道。

出现黄河流鱼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和汛期的原因,导致水中的溶氧量较低,使得小鱼缺氧死亡,大鱼浮出水面呼吸,从而大量的鱼儿飘在水面上随波逐流,形成奇特的现象。

黄河沿岸的村民早已明白黄河自古以来就有的这一自然规律,每年的这个时间段大家都会齐聚在黄河边捡鱼,大家手持各种各样的捞鱼设备,胆子小的在岸边捡,胆子大的直接下到河中,连看的人都为他们捏着一把汗。

据附近的村民介绍:每当小浪底泄洪的时候,周围的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来捡鱼,整条黄河岸边都站满了人,基本上每隔三五米就站着一个,大家手持抄网,长杆短杆齐上阵,有的人一天就能捞起几百斤,渔获太多拿不动,直接用车子来拉。

对此,网友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一切都在逐渐向好,遇到资源的时候,大家还是应该适当地索取,避免资源的浪费。

对此,捞鱼的村民表示,“鱼流现象”的大部分鱼其实已经死掉了,就算不去捞,它们也会慢慢腐烂,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水质。

还有人表示,“鱼流现象”黄河里的鱼都死了,黄河里不是就没有鱼了吗?

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鱼流现象”只会出现在黄河的特定时段和河段,不可能造成黄河里的鱼儿全部死掉,在黄河的上游以及众多支流里,还有很多鱼儿会相继来到出现“鱼流现象”的河段,继续生活、繁衍。

抓鱼有趣、好玩,但还是应该时刻注意安全!相关部门提醒:调沙期间水情凶险,村民游客都要加倍小心,严防意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4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