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是最能体现黄河之美的地方,值得一
旅行代表一种态度,
有的人喜欢热闹,喜欢去车水马龙的豪华都市,
而有的人喜欢安静,喜欢去人迹罕至的人间秘境。
都市固然热闹非凡,但是偶尔也要逃离都市的喧嚣,
踏入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圣地,去享受自然的美好。
一路上,盘曲山岭,到达时正是阳光明媚的中午。作为我,不仅爱跑,也爱问,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了。这不,我又开始问了。我说,导游,“谁能背倚昆仑倾金壶”是什么意思啊?其实我在前两次来时已经知道了,只是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导游说,壶口瀑布是最能体现黄河之美的地方,由于河底坚硬的岩石,在水流不断地冲刷下,形成一道30—50米宽的深槽,状如长长的壶嘴。上游宽阔平缓的河床,正是黄河的壶肚,高耸的昆仑山则是它的壶把,这是唯有黄河才有的奇特啊。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大美瀑布。站在高处望壶口,就像一条银带宝石闪着光。我对朋友说,这不是人工雕作吧,何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可谓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导游说,这里的瀑布最大瀑面约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并且还给我们背颂了明人——陈维藩的《壶口秋风》诗——“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甚是生动。
走过宽阔的河滩,就可以与壶口瀑布非常近距离地接触。这时你会发现,壶口瀑布于《黄河大合唱》有着不解之缘。比如,我们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部,让洪流从头顶泻过,这时你才会领略到了什么叫铺天盖地,什么叫惊涛骇浪,什么叫荡气回肠?这时你才会感受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艺术的真实。我问导游,《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诗人光未然是什么时候来过壶口的?导游回答说,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年1月,张光年带领抗日演剧队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时。看到大峡谷的黄河气势才有了创作灵感的。又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形成了雄健磅礴,深沉浑厚的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黄河大合唱》不仅反映出人民空前的觉醒,还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息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我默默的站在奔腾的黄河面前,站在滚滚的瀑布面前,时而远眺,时面闭眼,耳边响着黄河的咆哮,脚下踩着黄河的震颤―――此时的思绪,或直飞云天;或直泻咆涧,看着,想着,黄河如此伟大,如此的给予,而我呢?同黄河比,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啊!同黄河比,还有什么不可丢掉和抛弃的呢?
一下车远远的就看到瀑布旁人山人海,听到咆哮的瀑布声。这和我以前想象中的壶口瀑布一模一样。
我们首先看到了块块礁石和涓涓细流的小瀑布,它们都向同一个方向流去,“哗哗”的声音像是在弹琴,那声音真是好听。
接着我们去了流水大的瀑布。它比小瀑布更壮观!此时艳阳高照,瀑布更加光彩夺目。过了一会儿,忽然一道“通天彩虹”就架在了瀑布上,形成了“七彩瀑布”。我想这就是壶口瀑布第一奇观:彩虹通天吧。
我们又随着人群来到了响声最大、人群最多、水花四溅的最大瀑布。四个不同方向的浪盘旋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漩涡”。“水漩涡”里面不断涌出水花,差点把我们淋成了“落汤鸡”。因为“水漩涡”里面不断喷出水花,根本就看不到底,所以又形成了“无底洞”。这些奇形怪状的瀑布像磁铁般吸引着我,使我久久驻足,不愿离去。走出瀑布乐园,只见前方礁石块块,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艺术画卷。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喜欢的话,就多评论,多点赞,多收藏哦~
对了~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