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上泥沙绘出黄河胜状何以黄河艺术
“就是震撼,我不知道怎么具体去形容这种感觉”,坐在郑州美术馆的长椅上,市民韩先生这样说到。他刚刚观看完《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一号展厅的作品,“看了之后心里很感动,就想坐下来待上一会儿”。
翻阅展厅内的游客留言册,“震撼”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人们纷纷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观展感受。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如此震撼人心呢?
滩上泥沙绘出黄河胜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进入一号展厅,开篇的巨幅《何以黄河》油画作品就占据了观众的眼球。
通过“全景画”般的视觉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画卷被铺就开来。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挟着泥沙咆哮而来,浪头高起,水雾弥漫,仿佛可以席卷一切奔涌而去。其间的动感与势能,让观者恍若身处黄河浪涛之下。
这些作品的作者王刚是一位成长于黄河边的艺术家。自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画坛起,他深入绘画、雕塑、行为艺术等不同艺术形式之中,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进程的重要构建者之一。批评家杨卫曾概括王刚的艺术实践说:一个人撑起了一个艺术现象。
黄河是王刚的一个执念。年,他以郑州老黄河铁桥刷保护漆为母体的作品《桥》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但它不足以表达我心中的意象和感受,没有画出黄河的灵魂与精神……这成了我的心结”。
经过近四十年的思考和沉淀,王刚逐渐意识到症结所在:“艺术是现实的升华,它应该超越眼睛所见,贴近内心,对对象感受越深越强,画出来的才会离真实越近。”
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是一个关键。年前后,王刚再次开始画黄河,尝试从媒介材质的观念性切入主题的表达。他从黄河滩拉来泥沙,掺杂着油彩、丙烯等多种材料,在亚麻布上创作了一系列富于象征色彩的黄河主题风景作品。
近距离观赏他的油画黄河,还能看到画面上凹凸不平的厚重肌理。泥土和砂砾的粗糙延展,不仅加重了画面所绘风景的苍茫与浑厚,还融杂了黄河的历史、文化与苦难。
《黄河1号》《大黄河》《黄河3号》《黄河4号》《黄河6号》《何以黄河》……经过几年的实验,王刚所绘的黄河,就这样呈现在人们眼前。黄河像泥土一样在大地上奔腾翻卷,人类的底色和黄河的泥沙凝聚在一起,无言地表达着黄河的文化和精神,并叩问着观者——何以黄河?
黄河、人与大地的共振
除了油画黄河,展览还有“人”和“大地”两个篇章,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
二号、三号展厅有许多面貌各异的头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万”,这是万众百姓的通称,是劳苦大众的别称。
“久违的淳朴与血脉深处的记忆,唤醒了我的灵魂。那种坚忍、质朴、善良、野性、血性,让我感受到一种厚重与雄强”,不仅如此,时常描绘彩陶和汉罐的王刚还发现了农民工与这些物件相似的粗粝质感和农耕文明气息,使自己的情感与绘画语言实现了完美的契合。
二十年来,他一次次描摹着“老万”群体。从油画、素描,到雕塑,再到行为艺术,王刚的艺术实验不仅记录了底层劳动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面貌,也触碰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巨变的脉搏。
但一切将复归于大地。
“泥土是大地的同语,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开始远离了脚下养育我们的沃土”,在陶土作品《面孔系列》中,王刚寻找泥土与“图像”共生的方式,试图拉进观者与泥土的距离。
在王刚的艺术实践中,对人与大地的关系的探讨,其实质是基于历史过往和当下现实而展开的、关于人的真实的追寻和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杰曾说:“王刚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