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起源在哪里答案是河南
巍峨的太行山脉连绵不绝,澎湃的黄河浪潮奔腾汹涌,历朝历代在这里定都,无数名人从这里走出……
这就是河南,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传承了瑰丽的中国传统医学医术。
起源
从河图洛书到伏羲八卦,从神农百草到皇帝岐伯……中原大地上早已谱写出中医药发展的伟大篇章。
黑白点阵与纵横线条构成了上古时期的河图洛书,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的特征而不断累积的经验和智慧。河图洛书当中蕴含了左旋之理、象形之理、五行之理和阴阳之理等奇妙的内容,构成了中华文化、阴阳五行之术的起源,对此后的哲学、政治、军事、美学、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由此开启了中医药文明的发展。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青帝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的内容创造了阴阳八卦理论,这是中国道家文化的深奥概念,也是中医药理念的根源所在。
在后世的许多中医典籍当中都有关于“阴阳”的理论和记载,《类经·阴阳类》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于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五常政大论》曰:“阴气内化,阳气外荣”……
伏羲创建阴阳八卦理论,并以此来认识和发掘各种常见植物的药用价值,这是中医医药学的开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石头磨制成各种石针,通过刺激人体的阴阳经络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最初的穴位、脉络起源于此。
三皇五帝,华夏之始。与伏羲同属一个年代的神农氏、皇帝都可以算作是中医药的鼻祖。民间流传了许多“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纪》亦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而根据神农尝百草而总结整理的《神农百草经》也是如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这是随着原始农业兴起后,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各种植物的特性,对于不同植物种类、部位、味道、属性等进行了记载,结合相关知识形成了中医药概念,打开了中医药源远流长的大门。
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开放学术态度让各种思想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发展,中医药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各种成就。
以皇帝医药理论为基础的《黄帝内经》阐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等中医药医学模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基础,被成为中医药医学之始祖。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出当时的医学经验成果,形成了《神农本草经》,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神农本草经》都被认为是中药学当中最权威的书籍,这是中医药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所在。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临床诊疗理论的基础,直到如今“辨证”依然是中医诊治过程中的第一步骤,也是中以传承过程中必学的一门课程。
至此,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中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都在河南省出现并发展,中医药掀开了新的篇章。
中医药文化在河南不断发展和壮大,北宋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首次把医药行政和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而“御药院”、“尚药局”等专职药政机构也被保留下来,直到明清时期依然沿用。
在河南,多种中药材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收获,焦作怀庆府的“四大怀药”,新密盛产的“金银花”,南阳盛产的“山茱萸”都是名声在外的地道药材。
在河南,历史上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会在禹州、百泉展开,每日参加交易的人数多达万人,禹州中药材加工技艺独具特色,其中“九蒸熟地”最为著名,被许多中药典籍奉为经典。
在河南,中医药文化遗址遍布全省,南阳仲景祠、温县神农涧、新密轩辕丘、商丘华佗暮、汤阴扁鹊祠堂……都见证着中医药千年的发展。
在河南,中医药传说渊源流传,华佗刮骨疗毒、扁鹊拜见蔡桓公、张仲景饺子治冻疮……都在诉说着中医药的神奇和伟大。
如今,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禹州中医加工炮制技术、平乐郭氏正骨法、针灸铜人等中医药项目都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
传承
在刚刚过去的年里,河南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尤其在人才培养、科研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金字招牌”。
从年6月开始,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三次举办“国医大师”表彰座谈会,共评选出90名国医大师,河南省内李振华、唐祖宣和张磊先后当选。
年8月,河南出台新政,计划每年在中原学者中择优遴选,设立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设立工作室的中原学者为首席科学家。首批入选“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的12名首席科学家中,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建生名列其中。“中原学者”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年以来已遴选13批63名中原学者,其中7人当选两院院士。
河南省中医药医疗水平在不断提升,年河南中医院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年,医院(河南中医院)也成为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除此之外,洛阳市人民政府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医院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平乐正骨学院,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千百年来,河南省中医药从起源到发展壮大再到不断传承,这是无数的人为之奉献一生才取得的伟大成就。未来,河南省将着力建设“区域一流,全国知名”的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把河南省打造成全国中医药强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