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大合唱,顶十万毛瑟枪
▲年,冼星海指挥鲁艺学员排练《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在延安(年4月)。照片由延安鲁艺文化园区提供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蔡馨逸)10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曲大合唱,顶十万毛瑟枪——时光跨越80年,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符号》的报道。
10月的延安已经微微有些寒意,在位于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旧址游人依然络绎不绝。“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昂的歌声从东山上的一孔窑洞传出。窑洞里,木板床、旧书桌等陈设还原了当年艺术家生活工作的场景。
“回到家里,星海立即投入创作。早春的延安的夜里很冷的。我们用一小盆炭火取暖,我有时看他写累了,就煮一点红枣给他吃。那时候延安的木炭还是很缺乏的,夜深人静时,炭火熄了,窑洞里非常冷,但星海的创作热情却比火焰还要热!”冼星海的夫人钱韵玲曾如此回忆。
80年前的春天,在抗日战争最焦灼、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关头,就是在这样一间简陋的窑洞里,作曲家冼星海抱病写作六天六夜,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民族交响史诗《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中华民族象征,从延安窑洞传遍全国,激励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保卫祖国,在抗战烽火中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硝烟散去,《黄河大合唱》依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具有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力量。
(小标题)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一个
年10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奔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从壶口附近东渡黄河时,目睹了船夫们搏击惊涛骇浪的壮景。初次横渡黄河的年轻诗人被这场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深深震撼。
到达吕梁后,光未然率领演剧三队立即投入宣传演出工作,把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激励人心的文艺作品传递给老百姓。同时,日军侵略造成的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他的心,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同胞的同情,化作胸中的一腔热血。
年1月,在一次慰问演出归来途中,光未然不幸坠马摔伤。赴延安治疗养伤的途中,他再次渡过黄河,躺在担架上,诗意翻涌。
此时,与光未然有过两次合作的冼星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担任音乐系主任。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回国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大量战斗性的爱国歌曲。
2月26日,医院探望光未然。在病房中,两位好友一拍即合,有了再次合作创作大型音乐作品的念头。
病床之上,光未然口述,演剧三队的胡志涛协助笔录。5天后,长达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诞生。3月11日,正值农历正月十四夜晚,冼星海应邀参加演剧三队在西北旅社的窑洞里举行歌词朗诵会。在一盏昏暗的油灯旁,25岁的年轻诗人一气呵成,朗诵完四百多行的诗句。诗人的激情感染了窑洞里的每一个人,在朗诵声戛然而止的瞬间,冼星海突然站起来,上前一把抓住歌词,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六个昼夜过去了,冼星海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
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作曲家李焕之在文章中回忆当时的场景: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一个。没有低音乐器,就用汽油铁桶改造成低音二胡。还有用大号搪瓷缸装着20多把勺子制成的新型“乐器”,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配合着合唱,烘托出黄河万马奔腾之势。这场乐器简陋却满怀激情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狂热而持久的掌声。
冼星海则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晚上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也就是全国从没有的音乐晚会。因内容非常新鲜,而且都是带着最新的创作形式!”
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多人的合唱团演唱了《黄河大合唱》。刚一唱完,毛泽东很感动地连声称赞:“好!好!好!”不久,周恩来看过表演后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从此,《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遍全中国,传向世界,成为振奋中华儿女夺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精神力作。
(小标题)“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
《黄河大合唱》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组成,以黄河为背景,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抗日战歌。
郭沫若曾评价,《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首新型歌曲。音节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词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
时间跨越80年,《黄河大合唱》的魅力未曾褪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这段激昂雄壮的乐曲声,人们不仅会随声和唱,心中的爱国情绪也会如河水般奔涌。
“伟大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人民,《黄河大合唱》正是这样一部艺术作品。这也是它能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说,《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高峰,是光未然和冼星海两位艺术家在深刻感知民族危亡、国家危难后迸发出来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借鉴西方交响合唱的音乐形式表达民族心声,是为人民呐喊、为民族聚气的艺术精品。
“从音乐创作角度来看,《黄河大合唱》具有鲜明的多声部复调音乐特征,不同于简单的大齐唱。所谓多声部复调,就是在一首作品中,由几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性声部纵向结合在一起,这种写作技法使音响效果达到如‘赞美诗’般雄浑饱满的效果。”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高贺杰说。
《黄河大合唱》用诗篇与乐曲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黄河的波涛汹涌、战争的残忍迫害和人民的英勇奋战生动地浮现在听众眼前,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这源于创作者的精心编排。冼星海在《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中详细描绘了每一个乐章的画面和情绪:“第一首《黄河船夫曲》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黄河颂》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在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眼中,父亲为人民而艺术的热情没有止境。冼星海曾在创作杂记中写道:“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把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
(小标题)“我们不仅是唱声,更是唱情”
10月21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一堂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带来的音乐党课上,《黄水谣》和《保卫黄河》两个乐章奏响,现场观众情不自禁齐声合唱,歌声雄壮悠扬。
“音乐对激发全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诞生于延安的《黄河大合唱》,就是在炮火纷飞的抗战时期,激发了全民族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俞峰说,中央音乐学院是延安鲁艺重要的传承单位之一,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有责任像延安时期的音乐家一样,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今年,“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动、“致敬祖国暨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音乐会等纪念活动在延安等地举行。
5月23日,在宝塔山下,由俞峰担纲总指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合唱团、兰州音乐厅合唱团等近人,共同唱响《黄河大合唱》。傅庚辰、赵季平、田华、瞿弦和等老一辈艺术家以及光未然的后人亲临现场讲述“黄河的故事”。
演出中,92岁的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再次用极其饱满的情感演绎了《黄河怨》,距她第一次登台演唱《黄河怨》已过去了63年。她曾说:“我们不仅是唱声,更是唱情。我们不该忘记和平的来之不易,不该忘记中国人的信心和勇气,《黄河大合唱》这种精神是值得世世代代传递下去的。”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如今被打造为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吸引着大批游客参观。据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茆梅芳介绍,为了保护革命旧址,传承鲁艺精神,鲁艺文化园区分为核心遗址保护、延安文艺纪念馆、东山革命文艺家馆群、西山艺术实践体验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五个区块,20位在鲁艺工作过的老一辈人民艺术家当年居住过的窑洞已恢复原貌,成为革命文艺家个体馆。
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名誉会长傅庚辰说,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与文艺创作是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的实践和创新。鲁艺精神就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文艺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就是吸收世界上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为我所用、创新发展的精神。我们重温历史,再度出发,要坚持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伟大作品。(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