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林曹雄原创黄河宁夏水利史源第一章

杨森林曹雄/文

第一章黄河与中华民族

第二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古老的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东北,从河曲出积石山峡,流经陇西山地,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北去,经托克托河口镇南折向晋陕大峡谷,东出三门,奔向华北平原,沿滑县东北上山东东营垦利县入海,经过了公里的历程。她以自己的流水浇灌了流域的土地,养育了这片黄土地上的子民和生灵,也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铸成了中华文明古国,创造了含蓄深沉、壮丽辉煌的中华文化。华夏民族在这块土地上披荆斩棘,喋血奋斗,奠定了自己的居住权,所有权。从这个意义讲,黄河,它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一、黄河滋润、美化、配置了流域的山河

黄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历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大平原东入渤海。这里的山川风物,从深层次看,是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浅层次看,是黄河雕饰加工的结果,和人类辛勤劳作改良的结晶。

在黄河源碑耸立的山腰上,冒出一股约有5厘米粗细的清泉。

小小的清泉荡漾开来,荡出了一个普通炒菜锅大小的泉池。泉水自小小的泉池里不舍昼夜地永恒溢流着,顺着山坡而下,在草丛里慢慢劈出了一个九曲回环的黄河河床。

这股细小的泉流,在不竭、不盈、不停地喷涌而出,泉水流向低处,与同样浸出于这口“炒青稞的锅”里的无数涓涓细流汇合后,逐渐形成一条宽约8米、深约30厘米的溪流,这就是约古宗列曲。约古宗列曲流出约古宗列盆地,与同样发端于昆仑山腹卡日曲汇流,潺潺溯讹,形成了清浅的河流,黄河由此源头成形。

作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自治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她是一条举世闻名的泥沙河流,也是一条既古老又年轻的大河。黄河在西汉及其以前称河,《汉书·地理志》中始称“黄河”。黄河的泥沙淤积了沿途的河谷盆地,致成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中国最大的华北平原。她们以自己不绝的生命源泉和地力养育了最初的中华民族和繁衍万世的黄帝子孙。假若中华子民就是古希腊英雄安泰的话,黄河就是他的大地母亲。

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西羌是夏人、周人的近亲,实际是居于中国西部的古老民族。《国语》记载:炎帝、黄帝两人是兄弟,炎帝姓姜、黄帝姓姬。所谓姜者,也做‘羌’,从羊从女,表示族望族属时用‘羌’,表示女性和姓氏时用‘姜’。在古代神话传说里,大禹和其父鲧是氐、羌之人的天神与祖神(今羌人依然崇拜禹和鲧)。而大禹则出身西羌。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炎帝之孙灵恝生氐人,姜姓和姬姓长期通婚,姜氏子女多嫁姬姓王为妻,在周朝被称为“舅家”,因此,毫无疑问,氐羌是正宗炎黄子孙。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炎帝伏羲氏生于甘肃秦安,在这里与女娲兄妹媾合,推演八卦,尝百草,教民稼穑。后来黄帝与炎帝争衡,大战于巨鹿,胜绩,迫炎帝媾和,炎黄两帝共同成为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两人都诞生在黄河流域,依从黄河生存而发展,最终功成名就,成为中华人文始祖。

我们从宁夏旧石器文明的代表水洞沟文明中,从新石器代表尧舜文明中,以致真正的文明伊始夏商周文明中,看到了人类的幼年、童年、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成长史,它未尝片刻离开黄河母亲的乳汁,偏离过黄河文明。是黄河成就的山川风物,养育的畜禽果蔬、粮食,抚育着这个民族,使之繁衍生息和发展,才有了今天。确切地说,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华民族和现实的一切,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

三、黄河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奠定了中华文化

引黄灌溉始自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在于人类从类人猿蜕变为古人之始,就要和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生灵——野兽搏斗,一为活命、保全自我;二为生存、繁衍子孙。在与天斗,与地斗的过程中学会了初步的劳动,脑袋开化,智力发育,开始使用由简单到复杂的工具;并尝试将狩猎分食剩余的猎物,选择性情温和、适于管理繁殖的物种留置,养护;这就是最早的家禽家畜养殖。同时在采撷草籽、果品,尝食叶片、根茎、花蕊的过程中,因剩余遗弃和抛撒,发现了植物的种子和繁殖功能,开始尝试试种,以有所收获,扩大食物的供给链并有所保证,农耕文明的第一步就这样开始了。

类从依从水草而居,到发现农耕蓄养的一切都离不开水,而在定居时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依河而居,天下所有文明繁盛的城市都离不开河流,就是这样的原因。所以,黄河流域的先民,须臾离不开河水,河水带给他们一切,生命、财富、明天的希望,还有源源不绝的子孙。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所反映的原始人生活,尚是采撷、狩猎阶段。史前水洞沟人择水草而居,因为濒临黄河的水洞沟水草丰美,他们栖居在这里,在狩猎牧耕中载歌载舞,自得其乐。直到天崩地溃,地震发生,风雨雷电中地壳变动。水草丰美,林木茂盛的水洞沟消失了,土地的日益荒漠化迫使先民迁移。古犹太人别离故土的原因基本也是这样。一段文明就如此被埋藏在土层里,直到二十世纪重见天光。真是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宁夏黄河文明的初期竟然是这样!

尧与舜也是黄河的子民,他们所代表的文明,应是仰韶文化时期的新石器文明。人类因为劳动,使用原始工具而脑袋开化,智力发育,开始以切削、打磨、钻孔,制造简单工具,学会了用火,结绳记事,用龟甲裂纹占卜,到发明甲骨文,真正的的文明肇始。

黄河下游的古城商丘,长眠着中华“火祖”燧人氏,供奉着“火神”阏伯,这里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燧人氏是见诸中国文献记载的第一位人文始祖,是三皇中的第一皇。燧人氏与火文化,是商丘地域文化——商宋文化的根脉,也是中华本源文化、中华民族之根。而火的发现运用,是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兽生涯,懂得熟食,开始真正进化。到大禹治水以后,建立夏朝,由部落联合酋长制发展到集权制的王朝,国家雏形出现。这一切文明的进程,发生在黄河流域,同样离不开黄河母亲的玉成。

中华民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荣,繁衍发展之初,离不开黄河。所以,黄河是中华民族当然的、源远流长的母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4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