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原的发源地,它才是当之无愧的C位
河南,挺住!
年7月,河南水灾,天空好像被捅了一个大洞。
一小时内,个西湖的降水量,被倒进了这座城。
家园受损,河南文物局局长哭着说:“没有办法保护所有文物。”
年,还是这个7月,河南疫情,整座城市重新戒备。
戴上口罩,排长队去检测,小区隔离。
瞧妹从未见过这样的河南。水灾、疫情、飓风,这个省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考验。
明明年春天,一切都好。
河南凭一支《唐宫夜宴》,火遍中国。
俏皮灵动,仿佛盛世汉唐就在我们眼前。
明明端午之时,又一曲《祈》再次令人惊艳。
无数人注意到了这个文化大省。
曾经被谣传为“偷井盖大省”的河南,终于让世人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无数人说,要将河南列为下一个旅游目的地。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没有声势浩大的明星阵仗。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最大的底气。
年。
让所有人都知道,原来古城除了西安,还有河南!
它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C位!
如果没有这场天灾,本该有更多人见证河南的美好与强大。
这里是中国的开始,这里也是华夏的开始。
炎黄二帝,就是在这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最佳见证者,这里藏着中国的半部历史。
八大古都,有一半在河南。
中国四大文明,从这里走向世界。
这里有中国人的精神,“人在,文物在。”
“我们一个都不放弃。”
这里也有绝美的风景,不输任何地方。
一半山地,一半平原。山地造就了这幅活着的山水画卷。
有人说,这里像是美国分谷。但我想说,这里是中国,中国河南!
华夏千年来的文化、历史,不会因为大水冲刷,不会因为灾难泯灭。
中华的精神,刻在每个人都基因里。
待一切都好起来,我们一起去河南可好?
一起喝胡辣汤,看大山大水,看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
01
被误解太久的河南
是当之无愧的C位
细细算下来。
年的中华文明史,多年,都是以河南为中心。
说它曾是中国的C位,当之无愧。
群山环绕分开,像是一扇大门。
母亲之河——黄河贯穿而入。
而河南,宛若一座古宅,敞开着门,让华夏文明得以流淌。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先民。
百家姓中,78个姓氏源于此。
无论是中华四大姓,李、王、张、刘
还是南方的四大姓,林、陈、郑、黄
都能在这里找到根源。
炎黄二帝,在这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从此,这片土地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名人。
一代名将岳飞。一代诗圣杜甫。一代商圣范蠡。
几乎各行各业,都能在这里找到鼻祖。
最早的中国,就诞生在这里。
提中原这个名字,也一直是这里。
多少成语,多少历史故事,都与河南密不可分。
它经历了年的辉煌岁月。
却也经历了多年的衰落。
从领先开放盛世,一度成为最动荡,最保守的地区之一。
从此,人们的印象开始发生了变化。
“偷井盖大省”,“人贩子大省”......
甚至被有心人,编成顺口溜流传:“十个河南,九个骗,还有一个在驻马店。”
河南从未过分争辩过什么。
只是用实力去告诉世人,河南,依旧是C位!
不声不响,它的粮食产量一直稳居前几位。
疫情期间,牢牢的扛稳了粮食安全的重任。
让我们在灾害面前,依旧有饭可吃,有饭能吃。
不声不响,它将原有的文化进行改革创新。
一时间,几个晚会的节目惊艳众人。
河南不土了,河南不坑了,河南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人们看到了河南,但它不满足于此。
它需要更加拼命的去追赶,去摆脱各种误解。
如今,这里有着国内率先成型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有亚洲首座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站郑州东站。
一个古老的河南,主动去融入“一带一路。
主动去突破,去改变。
才让我们看到如今化茧成蝶的河南。
沉睡的巨龙,正在渐渐醒来!
02
中国人什么样
河南人就什么样
面对被妖魔化的河南,白岩松曾说:「我觉得中国人什么样,河南人就什么样。」
中国二字,从来都与河南密不可分。
中华文化,在这里流淌,生生不息。
八朝古都,四个在这里。
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
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每一个名字,都是厚重的中国史。
/洛阳/
历史圈有一句话,“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
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洛阳这座独特却低调的古城实在有太多的历史名片。
自周朝开始,自称“中国”二字,指的就是洛阳。
但如今人们只记得洛阳纸贵,洛阳牡丹。
却不记得,中国唯一入选,且在世界第一等历史名称,就是洛阳。
与其去日本京都,冒着新冠的风险,去寻找那盛唐遗风。
不如看看,洛阳。
这里才是真正的原品,这里有着千年古都的底气。
有着盛世大唐的豪迈。
/开封/
东京,就是这里。
北宋时,开封是世界第一大城市,被无数国家羡慕。
"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久远流传。
《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也在这里。
中国人的样子,都能在开封找到。
可以说,开封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曾站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或沿街摆摊,或划船捉鱼,或吟诗作赋。
千年时光,一辈又一辈的流传至今。
/安阳/
殷商古都,是安阳。
有人说,从安阳土地里随便挖走一些东西。
都可以成为文物。
安阳,这座城市从内到外,都被历史眷顾。
这里是中国甲骨文的发现地,是周易的发源地,是青铜器的发现地。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古都。
/郑州/
也许论历史,郑州比不过开封、洛阳。
可它也曾被称为“天下之中”。
中国人把最好的词语都赋予了它,一个“中”字可见郑州的地位。
郑州曾被误解过,也曾被排挤过。
但,它一直步履不停。
古时,是天下之中。如今,“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公路”。
郑州人,拼命的挖沟,拼命的改革创新,不停追赶。
让郑州成为了中国的铁路之心。
03
河南人的精神气
真中!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土地的气息,那里的人总是会沾染上几分。
河南,这座悠悠历史下的城,里面的人也有一股包容大气。
论文化,春节晚会,端午晚会,全程所有节目都惊艳众人。
满屏弹幕,夸赞的话快要放不下。
仿佛这么多年,河南人突然开了窍,找准了定位。
家底够厚,就要亮出来。赛博朋克结合传统文化,迷幻一般美好的不真实。
但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突然。
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而河南文化辉煌的背后,也是几十年的努力。
一代又一代河南人,用坚定的信念,保护宣扬传统文化。
才赢来现在都满屏好评,无数热搜。
/文物/
河南的文物,全国第一!
贾湖骨笛、后母戊鼎、妇好鸮尊、云纹铜禁......
这里的每一件都是国家的珍宝。
河南人爱文物,就算是灾难来袭,暴雨淹没了城市。
河南也要保住这些千年的见证者。
让文化、文明得以传承,生生不息。
而除此之外,河南人也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瑰宝。
于是,河南博物馆顺应潮流,出了文物盲盒。
厚厚的土中,包裹着那块只属于你的文物盲盒。
一点点小心的清理,不管是青铜器还是骨笛,都让人欣喜珍视。
/文化/
河南,文化遗产一点都不缺。
这里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这里也有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山书院
这里还有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
这里有现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天文建筑,观星台。
这里也有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
这里还有道教的发源地......
谈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这里面的历史故事,这里面的岁月年华。
郑州人不想藏起来,也不愿藏起来。
少林武术,每天定点表演。
从北魏以来就不断精进的中国武术,让每个到少林寺的人都能充分了解。
他们努力推广戏剧,开剧场。
一座有21个剧场的戏剧环城,一个国内最大的戏剧聚落群。
只有河南。
剧场里可以给你从黄帝炎帝演到如今高楼大厦,贯穿整整五千年。
打造了一场五千年的文明传奇。
也许,河南做的还不够好。
传统文化这条路也不太好走。
但请等一等它,不要笑。
这座城,远比你想的更有力量。
沉睡的巨龙,正在醒来!
不要以为文化古城河南,只有这些。
它还有很多深藏不露的美景。
不过一个老君山,就曾霸屏整个冬天。
而河南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
待到一切都好起来。
与我一起去河南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