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样的冼星海让人热

很多人知道冼星海这个名字,来自他作曲的那首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其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中的旋律更是广为传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将于5月17日上演的电影《音乐家》就讲述了冼星海的艰难岁月和《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

电影《音乐家》以冼星海为主人公,回到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大地,讲述《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年,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年,冼星海化名“黄训”前往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

卫国战争爆发后,冼星海因战争原因不得不孤独一人滞留在苏联。年年底,冼星海流落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即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府阿拉木图。直到年病逝,冼星海一直未能回国。这期间,他改编了《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一直在寻找回国回家的路,他离祖国最近的一次,是面对铁网眺望祖国,但当时对面是军阀管制,他不得不继续滞留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一网之隔,一边是回不去的祖国、望不见的家人,一边是流落的异国他乡。边境线上冰冷的铁网,将家乡的落日紧锁在对面。他离开自己的女儿时,女儿才8个月大,最终也没能再见面。

冼星海眺望祖国不能归的情景,容易让人想到多年前的苏武,持节不能归,空留惆怅。不过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苏武不能归是受到敌国的阻挠,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却受到当地音乐家等朋友的倾力帮助,战争中的音乐家朋友们也处境艰难,冼星海不得不靠改编乐曲挣钱。在滞留哈萨克斯坦期间,冼星海住在暖心房东达娜什家里,与房东家小女儿卡丽娅情同父女。

这一段落,影片真实再现了战争后方的人,他们与冼星海一样因为战争与亲人分离,他们理解冼星海的《只怕不抵抗》《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吹起小喇叭,嗒的嗒的嗒。打起小铜鼓,得隆得隆咚。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一刀斩汉奸,一枪打东洋。”影片中,卡丽娅哼唱着由冼星海谱曲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只怕不抵抗》。随即,电影画面闪回到了延安,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也同时哼唱起同一首歌。这是一次父女间跨越时空的感情互通,这也是一次两国人民之间感情互通的音乐回响。这样的冼星海,跨越七八十年的时间,让人热泪盈眶。

为了展示年病痛中的冼星海,演员胡军减重17斤。影片结尾处,在哈萨克斯坦音乐家们的协助下,胡军饰演的冼星海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对《黄河大合唱》的指挥后,便病倒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病倒在自己谱写的慷慨激昂、永世传唱的伟大旋律中。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倪自放

(壹点号新片放眼瞧)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8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