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黄河名胜风景区,亲近中华民族的
高速公路一侧的标示牌引导我们来到郑州黄河名胜风景区。午后的黄河岸边,开始有了夏的感觉,河水在太阳的作用下蒸腾起白茫茫的水雾,波涌连天、浩浩荡荡的黄河仿佛罩上一层轻纱,朦胧又神秘,对岸的一切便都融进了这轻纱中。
漫步在黄河岸边,看黄河水打着旋从身边滚滚东去,一泻千里,你会由衷地赞美黄河的波澜壮阔,而当那河水卷着波浪拍打着河岸发出哗哗的声响,岸边的泥土不时塌垮到滔滔的河水中时,你又会为黄河的泥土流失感到无奈。眼下是黄河的浅水期,河道里裸露着片片沙洲,沙洲上居然还栽种着比拇指粗不了多少的小树,有十几匹马在沙洲上悠闲地啃着杂草,在一旁的浅水里还能看到马儿们的倒影。见有游客走来,马儿的主人也不知从哪儿冒出,奔来跑去招呼游客乘骑,实在有趣。
黄河名胜风景区,原本是一座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的提灌站,年建成后,提灌站的管理者们以水养水,以水养旅游,绿化荒山,开发景区,弘扬黄河文化,经多年的努力,将这里变成绿树满山,亭阁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游乐场所。景区现已开放有五龙峰、岳山寺、大禹山、星海湖等四大景区。景区内分布着“哺育”、“大禹”、“毛主席视察黄河”“炎黄二帝”等塑像;牡丹园、孔雀园、黄河泥塑馆、汽垫船码头、铁桥遗址等景点以及浮天阁、极目阁、开襟亭、畅怀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轩、引鹭轩等亭台楼阁。
黄河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发源,尔后一路接纳若干细流,汇成排山倒海之势的巨流,踢开重峦叠嶂,荡过大大小小的峡谷,在郑州的邙山脚下进入下游。黄河流淌于此渐渐地平缓下来,形成了宽阔的河面,性格也由桀骜不驯变得温柔可人。
黄河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书写了一部悠长的文明史。但她也给我们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无数次的泛滥、改道,让黄河人吃尽苦头。有统计数字说,黄河每立方米水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高峰时达到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担水,六斗泥。”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下游河床也便成了“悬河”。难怪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一直为党和国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