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沿线旅游发展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为主题主线,力求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沿黄地区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纳入重要日程,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和保护、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规划》的印发实施,将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指引和保障,更好地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本端选取在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沿线旅游发展等方面颇有成效的省区,报道其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经验,以飨读者。
01
走在前开新局
山东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本端驻山东记者苏锐文/图
▲山东德州推动黄河文化遗产进校园
7月1日,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在山东省聊城市落幕。活动期间,来自沿黄省区的30多个剧种,为齐鲁大地的观众呈现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戏曲盛宴。“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让我大饱眼福和耳福,不出家乡就看到了黄河沿线的独特文化风光,十分过瘾。”山东聊城退休教师周春维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山东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过去几年,山东聚焦黄河文化主题,充分运用舞台艺术、美术创作、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等方式,加大传播弘扬力度,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同时,山东注重黄河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大项目、大景区的引领作用,完善项目策划储备、融资推介、要素保障等工作机制,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态势。
创新传统故事讲述方式
数百年来,由于黄河频频泛滥,山东黄河滩区居民的生存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为彻底解决滩区群众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年8月,山东全面启动实施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总投资亿元。
山东省吕剧院创作的吕剧《一号村台》即以此为背景。该剧讲述了鲁西南滩区土生土长的副县长梁满仓,退休之际临危受命,被委以“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县级总指挥长”重任,带领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大村台的故事。“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受众基础非常广泛的地方戏。”山东省吕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孙香兰说,近年来,山东省吕剧院以弘扬黄河文化为契机,强化精品打造和剧种资料整理,围绕新时代黄河岸边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文章,在地方戏舞台唱响“黄河新曲”。
黄河文化一直是山东文艺创作的重点选题之一。近年来,山东宣传文化和旅游战线深入挖掘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组织创作全景式书写黄河的传记文学《黄河传》,反映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奔小康的故事影片《高家台》、纪录影片《大河流日夜》、报告文学《家住黄河滩——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全景实录》,歌颂黄河文化的大型交响组歌《黄河入海流》、歌曲《黄河万古流》等一批精品力作。
创新故事讲述方式,让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更加接地气,是山东文旅系统多年来探索的方向。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介绍,在美术创作方面,山东组织全省书画名家赴黄河沿线进行采风写生,举办“黄河入海流·山东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大河奔腾·沿黄九省省会城市画院联盟优秀作品联展”等系列展览,全面展示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新成果。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方面,策划举办“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等文物展览,用心用情传播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瞄准文化传承发展新趋势
如今在德州市,黄河文化主题游正愈发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捧。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吉军告诉记者,受疫情防控形势影响,当地旅游市场正稳步恢复。尤其是本地游市场方面,德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着眼新时代群众对黄河文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