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

本文转自:郑州日报

刘丹凤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4月29日胜利闭幕的郑州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安伟也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而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备特有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基因和资源优势,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是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责任所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所在,也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事业的潜力所在。因此,推动和加强黄河流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黄河传统文化资源概述

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中原”也被称为“中州”“中土”,常被称为“天下之中”,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多方面的中心区域,中原地带在见证着南北文化交汇和碰撞的过程中孕育了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汇聚了中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即便是历经了千年传承也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可以说,黄河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公共精神家园,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母源”地位。

(一)汉字文化资源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显著的标识系统,汉字产生和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都是完成于黄河流域地区,多年的汉字发展史正是一部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汉字史。仓颉造字在黄帝时期遗留至今的遗址还位于河南的虞城、开封等地;最早的成熟汉字系统体系甲骨文则出土于河南安阳;著名历史人物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秦始皇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书同文、统一小篆字体的壮举;汉字文学家许慎在家乡河南漯河完成了巨著《说文解字》。这都是黄河文化资源的重要财富。

(二)戏曲文化资源

黄河流域地区的戏曲不仅具有广泛的种类,起源也很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影响深远,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剧、大平调、大弦戏等。在剧情和内容、念白和唱词、行腔等方面具有鲜明的黄河地方特色。可以说,黄河戏曲文化资源种类之繁多、影响之广泛,都是其他地区的戏曲所少见的。

(三)武术文化资源

正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句流传甚是广泛的俗语从侧面揭示了黄河武术文化的影响力。当今河南少林功夫已经具有了享誉全球的影响力。少林寺作为著名武术文化品牌正坐落于河南登封,河南也是各类武术流派的发源地,包括少林拳、陈氏太极拳等,在世界上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圣贤文化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就发生在黄河流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思想便是在黄河萌芽与发展的。而出自于河南的中国古代圣贤众多,在这其中有道教圣贤老子、墨家圣贤墨子、中医圣贤张仲景、汉字圣贤许慎和诗圣杜甫等杰出人才,他们凭借才华洋溢的文化篇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黄河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弘扬的建议

(一)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

要全方位地挖掘和展示黄河传统文化资源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通过以点带面,从多个角度展示黄河文化的历史内涵,同时也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表达出来。要探寻历史起源、讲好历史故事,创新提供立体式、全景式、沉浸式文化场景和产品,着力打造“中华文明的寻根之地、中华民族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三大文化标识。以黄帝文化为例,新密的黄帝宫遗址和灵宝的荆山黄帝陵都具有可以挖掘的深度内涵,如可以通过举办拜祖大典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加强黄帝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等在内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殷商文化也是黄河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好好地研究与传播。

(二)创新塑造黄河文化品牌

创新文化活动与文化品牌,积极创办申办更多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支持文化人才和文化团队创新创作,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集群。比如登封少林寺的少林功夫,是目前建设的最为成功的黄河文化品牌,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力,举办过许多届的郑州少林武术节已经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1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