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文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家在哪里齐鲁壹

刘云涛 https://yyk.39.net/doctor/306474_comments.html

刘新文编辑

淑为图片

均来自网络

“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家在哪里?

说起菏泽的地名,至少会有两个字让外地人蒙圈,还有一个字让菏泽人也蒙圈。一个是鄄城的“鄄”字,另一个是郓城的“郓”字,还有一个就是已经消失了的三朡(zong)国的“朡”字,之所以这些字让人难以识别,是因为这些字里承载了十分久远的历史信息。

菏泽的前身是曹州,曹州的前身是曹国,曹国的前身就是位于定陶区西北的三朡国。对于菏泽人来说,记住了“朡”字,也就知道了菏泽的来历和出处。

鄄城的“鄄”字原来叫“甄(zhen)”,到了秦朝的时候才改成了“鄄”,它的象形文字是一个人坐在一台旋转的器械旁边制作陶器,而“甄”字则更加直白地表明制作的是陶器。这又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定陶的“陶”,陶字的象形文字两个人在制作陶器。

为什么城市的名字都与陶器有关呢?看一下人类历史的发展,我认为到了现在应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是以远古人类为代表的陶器时代;在殷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变成了贵族的奢饰品和国家的礼器,被后人称为“青铜时代”;后来瓷器取代了青铜器,再后来玻璃器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到了今天,物美价廉的塑料制品又几乎成了每家的必需品了。把陶器、青铜器、瓷器、玻璃器视为珍宝的古代人,如果看见漫天飞舞的某些塑制品,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远古的都城在菏泽,应该说鄄城、定陶应该就是那时的工业重镇了,所以,那时的菏泽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工业基地。菏泽有些人去发达的城市里转了一圈回来就满嘴“破菏泽”的乱说一气,但菏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却是别处许多地方都没有的,就像一副对联里说的“江南多才子,山东一圣人”。江南才子虽多,学的却是山东一人的文化。菏泽虽然不大,确是中华文明的祖源。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鲁仲连的人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在定陶的一家制陶厂里,舜和禹成了好朋友。我不知道鲁仲连又听谁说的,但可以肯定他俩的关系一定很好,要不然舜怎么肯把帝位让给禹呢。

说起禹的出身,禹可不是一般的家庭,他的父亲叫鲧(gun),不仅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还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六世孙,和尧属于同一个家族。据说禹的家就在我们鄄城历山和雷泽湖这一带,禹的母亲是有莘部落的女子,而有莘部落的位置就在曹县莘塚集一带,那里就是禹的外祖母家,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变迁但遗迹犹存。我认为有时间去那里游玩一番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说不定还会捡回一些禹的外祖母用过的什么红陶杯、黑陶杯、红陶钵、方格纹罐、绳纹甗、蓝纹瓮等物品回来呢,如果不想去捡,就去博物馆里参观。不过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你真的捡到了,一定要及时上交国家哦。

尧舜禹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真是一片汪洋啊!咋办?尧说治水才是头等大事啊!大家都说让鲧去最合适。鲧说就来个水来土掩吧,但鲧应该没有想到黄河水里还有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所以,鲧每把堰垒高一尺,泥沙就恨不得淤出一丈来,治了几年却把黄河治成了一条悬河,连大诗人李白都忍不住作诗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家可以想象溃堤后结果会是怎样吧——用天塌地陷肯定一点也不为过,可见,用女娲补天的方法治理黄河已经行不通了。

禹跟着他的父亲治水应该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关键是禹还采用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思路,把堵水改成了放水,终于解决了水患。

首先,禹把天下划为九个州,又创立了五服制。我查了一下《说文解字》,里面解释说:“水中可居者曰州,……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如果你去黄河滩区的村庄里走一走,就会发现那里的民居都建在了很高很高的土岗子上,如果黄河水多的时候登高远望,就一定有一种“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感觉。

有人说冀、兖、青、徐、扬、荆、予、梁、雍、并、营这些地方就是当时的九州,而五服简单地说就相当于后来的郡县制。聪明的禹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各州挖各州的河道,再把施工安排到个乡各村,禹就这样来了个全民总动员。即使这样,还是挖了十三年河道才总算让滔滔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了。

有一篇最早记载禹事迹的古文叫《禹贡》,在这篇一千五百余字的短文里,竟有四处说到菏泽的十几处地名和水名,所以,古今许多学者都认为大禹治水的中心区域就在我们的菏泽市及周边地带。虽然禹因治水去过许多地方,留下了许多遗迹,但他的家却在菏泽,后来禹又在我们菏泽的成阳城里通过禅让成了国家元首,所以我认为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应该指的就是他在我们菏泽的家,不知你怎么看。

禹心系百姓、置小家于不顾,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典范。禹是国人的骄傲,更是菏泽人的骄傲。当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后,我们国家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奴隶社会,发生在菏泽的历史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作者简介:刘新文,年5月4日出生,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多有作品发表。

壹点号心梦文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5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