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岁月之二那群朴素的人

(由于写作需要,这里的有些人物或者事件亦或故事情节可能属于虚构,读者们不必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的年11月26日,这一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一支有着60多人的队伍从豫西的硖石驿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位于鄂东南的小镇。这支队伍年龄最大的也不过30来岁,绝大多数都是20多岁,他们是先遣队,他们要在这里建设一座采石场,建设采石场是为了国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干快上发展经济,要建设武昌至衡阳的铁路复线。这支队伍的领导者是一个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副连长,这里姑且称他为老邝,这一年老邝36岁。老邝是山东人,属于“南下”干部,文化不高,主要是在部队里跟着文书和领导漂学一点基本的常用文字和算术,用他自己的话说,大概算不到小学五年级的水平,但老邝对于事情的判断和管理之道有自己的独特一面。

??

这支队伍里有的人曾经是老邝的部下,有的是豫西当地人,也有一部分是河南长葛人,他们跟着老邝从豫西来到湖北,先从两节火车的棚车上卸下行李、干粮、帐篷、工具,接着他便安排人寻找水源,在一条小河旁平整场地,搭起帐篷,先把职工们安顿下来,不能在纷纷飘洒的雪花中支锅做饭,上级领导要求他们:“先垒窝,后治坡,战胜困难思想不滑坡。”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搭起了三个帐篷,帐篷门口开辟出一块开阔地,一人多高的茅草砍下来,抖落掉上面的雪花,拿进帐篷里铺到地面上就是地铺。炊事员也开始了简单的把干粮加热工作,烧起了开水,这支队伍从河南到湖北的第一餐饭在傍晚就这样对付过去了。这支队伍的隶属关系当时属于郑州铁路管理局采石事务所,他们开拔到这里,是因为这里的山峦有一处经过湖北省地质矿产局勘探,有大量的可以用作道砟的含硅量较高的石灰石,用当时的开采技术,50年内开采不完。他们就是为了后面来的大队伍建起一些帐篷,开辟出生活饮用水源,打通一条通往即将开始开采的矿山的便道,一个月后,多人的男女老少队伍将在此驻扎下来。这多人分别来自全国的18个省市自治区,河南、山东、安徽、河北、陕西的居多。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从来没有听说有过帮派争斗。

????

从年至年的四年间,这里的人不断增多,道砟的产量逐年递增,从每年的五千多立方增加到三万多立方,生产方式全部是人工,开山放炮全部是靠人工扶着钢钎一锤一锤的敲打出炮眼,然后装上炸药,安装上雷管、预留2米多长导火索,点燃后迅速跑到多米外的避爆棚里,数着几声炮响,然后再来判断有没有哑炮这样的原始方式方式开山炸石,那时,尽管生产方式相当原始落后,生活方式单调贫乏,但人们的邻里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却十分融洽。住的是简易的工棚,吃的是靠供给的大米和面粉,纷扰极少。勤劳的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开垦出荒地,种上一片小菜园,有的家属还圈养起猪和羊,有的去河沟湖港里钓鱼摸虾,生活过得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发生过食不裹腹的现象。日复一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这一群人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圈子,由于这些人都是来自于北方,在食物方面这群人主要还是以面食为主,菜品也是以凉拌菜居多;语言上和当地人交流有障碍,一个是北方方言区,一个是湘方言区,故往来不多;但厚道、敦实、豪爽的为人处世性格让当地人觉得这群人又十分可交,三五年的光景,有的当地人开始接纳了这群来自于北方的朴素的人。这群朴素的北方人也逐步地开始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学着当地人开始吃起了山野菜,开始学着当地方言和他们沟通,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从五十年代建厂初期至八十年代初,最辉煌的时候还是七、八十年代,因为那时补充了很多抽调回城的知识青年,他们年轻有活力,敢想敢干,给这个普遍年龄结构老化的工厂增添了新鲜血液。这群年轻人绝大多数来自武汉市,后来又补充了部分来自铁路沿线的复退军人和下乡回城的知青。那时的生产产品也从单一的片石、道砟、瓜米石等石料扩充到年生产10万吨水泥。职工总数也由建厂初期的人扩展到多人,加上浙江、福建和本省黄陂来的外来务工者以及家属计有多人。当年情丝到此地,拓荒采石把家安。伴着星月乐其中,蓦然回首已暮年。

???

-03-26多云于水果湖畔

郭海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