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深黄河梦160米黄河长卷诞生记

黄河滋养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历代文人创作的母题与灵感的源泉。在中国艺术史上,黄河是艺术家竞相摹写的对象,为黄河做整体造像的艺术家却凤毛麟角。油画家王克举毕4年之功,创作出了多米的油画长卷《黄河》,让母亲河的容颜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画黄河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种朝圣的感觉,我的朝圣是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用画笔一笔一笔地将心中的黄河呈现在画布上。我怀揣着一种崇敬的心理,用画笔和色彩把黄河丈量出来。”油画家王克举说。

十年前就有了想法没敢动笔

王克举的黄河梦始于10年前的山西碛口。他说:“年春,我画了《天下黄河》和《溪镇》,继而产生了要画一幅黄河长卷的想法。我觉得,只有大尺幅的作品才能表现出黄河的气魄。当时内心很激动,但是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自己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从画面的把控能力到整体的连接有些力不从心,还需要用一段时间好好积累和磨练。当时我还有教学任务在身,一旦开始画黄河,便需要全身心投入,人力、物力、精力、时间等等都需要有保障。于是这个念头便搁置下来,就这样,画黄河成了我的一个梦想。”

天下黄河(布面油彩)年王克举

王克举在黄河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出生。在他看来,画黄河长卷是自己的一个英雄梦想。“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一份民族情。我梦想着,假如自己在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展出一幅《黄河万里图》,那该是怎样的荣耀!”王克举深知这个梦想实现起来很难,“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文化底蕴如此厚重、博大,没有十分把握我是不敢碰触的,不能坏了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

虽然没有动笔,王克举还是开始为画长卷做准备。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他经常带着学生到全国各地写生,黄河流域的写生成为保留项目。这期间,他陆续创作了《黄河东去》《黄河长城》等油画作品。他反复观看有关黄河的纪录片等视频资料,并持续收集跟黄河有关的资料,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人文、气候等。通过不断的考察研究,黄河在他的心中从朦胧到清晰、从平面到立体,越发生动、鲜活起来。他还在等一个创作的时机。

4年4万公里,胸有黄河才能画好黄河

年,王克举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退休,此时他感到实现黄河梦想的时候到了。“年6月我把研究生送走,8月办理退休手续,年夏天我完成了‘写意精神’研修班国内五场次的巡回展出,并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我整理了自己的写生年表,画风景已整整20年了。”王克举说,“年龄已不允许我再耽搁,创作条件已基本具备。秋天我便开始了黄河写生的前期准备,从网上、书上、地图上寻找黄河流域的景点,做笔记、选景点、做计划。”

从青海星宿海经扎陵湖、果洛草原,甘肃炳灵寺,内蒙古乌梁素海、库布齐沙漠,陕西壶口瀑布,山西娘娘滩、乾坤湾,山东泰山等,直到东营入海口,王克举共赴30多个地点,行程4万多公里,跨越8个省区,路上吃不好、睡不好是家常便饭,遇到的难题更是五花八门:在青海扎陵湖写生,车胎多次被扎破;到泰山写生,松木框被禁止带上山,只能连夜赶制其他木质画框;去山东济南平阴黄河边画棉花,因为雨水过多,棉花开得不好,选景困难;在黄河入海口,搭了很高的脚手架也看不到入海口的全貌,只能借助航拍和飞行器;在娘娘滩写生,上午风和日丽,下午风沙漫天,画布上蒙了一层厚厚的黄土;运输画框赶上下雨天,乳胶和漆画框先粘在一起,又被泡水破洞,只能晾干补洞继续用;为了避免画画被下雨天影响,王克举自己设计雨棚……

《黄河》长卷之炳灵寺(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之恩格贝(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之贵德丹霞(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之果洛草原(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之河套(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之库布齐(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之乾坤湾(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之泰山黄河玉带(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长卷不能不画黄河源。在万里写生的征途中,最艰难的一段就是黄河源星宿海的写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星宿海,海拔米,气候变幻莫测,湿地泥沼难行。为此,王克举特意事先到西藏林芝牧场、拉萨甘丹寺、羊卓雍错湖等高海拔地区写生,确定自己的身体能够适应黄河源的海拔高度。年夏季,王克举在他的写生团队和藏族同胞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了星宿海。他夜宿扎加曲果查仁湿地,白天支起画架在现场对景写生。面对严寒,穿上厚重的棉衣,天气阴晴不定,他们不得不藏在汽车里躲避骤雨冰雹的袭击……

《黄河》长卷之黄河源—星宿海(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胸怀黄河才能画好黄河全图。王克举并不是按照黄河流经的地点顺序写生,而是分段创作,且全部在写生现场完成,最后组合起来。王克举巧妙构图、剪辑和衔接,最终连绵米的画面仿佛一气呵成,整幅油画长卷贯穿着恢弘的气势与流动的节奏、丰富的层次与统一的旋律,激情澎湃,震撼人心。王克举说:“当我第一次见到黄土沟壑,就被它宏伟的气势震撼到了,尤其是壶口瀑布那种汹涌澎湃的感觉,是我要给整个长卷定的一个基调,激越、澎湃、咆哮,这是黄河的性格,成为贯穿长卷的主题。”

《黄河》长卷之壶口(布面油彩)王克举—中国美术馆藏

不为写景而写景,为黄河精神写真

王克举创作的油画长卷《黄河》,是他20余年写生创作经验的一次总结和升华。为了更好地反映黄河的风貌和精神,在描绘万里黄河的景象时,王克举更多地保留着黄河流域自然原生态的古朴风貌,画中没有出现一般风景画中常见的点景人物,也很少刻画现代城市建筑。与此同时,他却没有忽略历代黄河子孙创造的人类文明遗迹,例如内蒙古大青山的阴山岩画、甘肃炳灵寺石窟佛像、河南巩义石窟寺的《帝后礼佛图》浮雕,以及陕西闫家峁窑洞、河南小浪底水库等,这些人文景观与黄河流域自然原生态的古朴风貌比较契合。

对王克举来说,写生就是创作。王克举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又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打下了写实素描造型的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他就以《汛》《晌饭》《大海潮》《黄昏组画》等淳厚质朴的乡土写实油画作品在中国美术界崭露头角。经过对西方现代绘画形式的研究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思考,年他转向写生风景画,从对乡土的眷恋转向对生命的礼赞,直接对景写生创作,专注于探索绘画本体语言形式因素,坚持了20余年,创作了《大龙湾风景》《红高粱》《静谧的岚谷》《桃花红杏花白》《太行大峡谷》等一大批风景写生油画佳作。

王克举的作品并不是完全写实,而是采用表现性的写生方式。在他的表现性写生中最突出的形式因素是表现性色彩。他处理画面的色调遵循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对比中求和谐的规律,把这种表现性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他的油画长卷黄河中游从内蒙古恩格贝到河南小浪底一大段,色彩大体是同一色系棕黄、土黄、深黄、浅黄不同色阶的变奏,再加上几块黑褐的重彩,色调变化丰富、对比强烈而又统一、和谐。

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写情而写景,这是他坚持携带巨大的画框在黄河沿线现场写生创作的原因。从黄河源到入海口,作品既保持着来自写生的实感,又突破了对景写生的局限,既不是名山大川的图解,也不是风景照片的复制,而是黄河精神的写真。

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而此时,王克举的油画长卷《黄河》恰好完成。王克举十分激动,他感到自己的生命与时代的发展融合在了一起。

年秋天,王克举将《黄河》长卷展现在东营黄河入海口处。他说:“我想给自己看、给同道看、给朋友们看,更重要的是给黄河母亲汇报。我在那里给黄河母亲鞠躬,感谢黄河孕育了这片土地、这个民族。感恩她的召唤,唤醒了我的去画黄河的想法和勇气。”

今年,油画长卷《黄河》在中国美术馆一经展出,就获得了人们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6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