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九件文物讲述九曲黄河国宝中的黄河

顶端新闻记者张弋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这样描述他心中的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起始于湖泊如星罗棋布般的星宿海,经九曲十八弯后,自河口镇急转南下,直奔渤海。

我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无数文明在黄河流经的青海、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区生根发芽,最终汇聚成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因此黄河文明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日前,由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河南博物院研究部主任武玮主编的《国宝中的黄河文明》面世,该书撷取了来自沿黄九省的九件精品文物,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得黄河文明的轮廓愈发清晰。

对黄河文化而言,九件国宝只是“冰山一角”

年12月,在河南博物院的倡议下,四川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沿黄九省区45家博物馆共同成立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国宝中的黄河文明》一书便是合作的成果之一。

书中撷取的九件文物,来自黄河沿线九个不同的省区,一省一件。

△舞蹈纹彩陶盆

它们分别是青海省博物馆的舞蹈纹彩陶盆、甘肃省博物馆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河南博物院的彩陶双连壶、山东博物馆珍藏的蛋壳黑陶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晋侯鸟尊、四川博物院的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汉墓壁画、宁夏博物馆的石刻胡旋舞墓门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三彩载乐骆驼俑。

这九件文物,既有陶器,也有青铜器和壁画,张得水认为,无论是何种文物,归根结底都是黄河文化的根与魂的具象表达,从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角度来说,代表所在的文明在当时到达的高度。

△蛋壳黑陶杯

例如彩陶双连壶表现了多年前大河之滨古老先民们先进的制陶水平;蛋壳黑陶杯其“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的特性至今难以超越,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堪称海岱地区古陶的巅峰之作;晋侯鸟尊是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周文化与晋文化渊源的连接器,是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灿烂文明的象征;水陆攻战纹铜壶既是巴蜀文化的代表,又是四川地区与黄河流域文化交流、黄河流域对四川地区文化输出的历史见证物;汉代的和林格尔壁画展现了蒙古高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密切互动、东西文化的频繁交流,是反映黄河文化精神的鲜活样板。

张得水介绍,在年前,西亚地区就已经有了青铜冶铸技术,铸造刀、削类器具和装饰品。但冶铸技术传到黄河流域后,先民们采用范铸技术铸造大型容器和礼器,并和生活用具结合在一起。因此他认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时代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

△彩陶双连壶

当然,九件文物并不能全面揭示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就像他在序言中写的那样:“9件文物,9个故事,从繁盛的汉唐帝国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从黄河源到入海口,我们试图勾勒黄河文明发展演进的轨迹,但是无论如何,这只能是冰山之一角。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代代书写。然而透过这9件文物,似乎我们又触摸到了黄河文化的根与魂。”

联盟成立以来大动作频频,未来还要搞大事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除了人们熟悉的几家省级博物馆外,还集纳了沿黄九省许多市级博物馆,数量多达45家。

年1月5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在北京召开发展推广研讨会,共同探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议题,共襄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播盛举,共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年1月29日,刚刚成立两月有余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就搞了一次大事,央视《国家宝藏》栏目邀请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首批48家文博机构负责人,携手推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从九省分别选出一件代表性的文物,讲述与黄河文明的渊源,展现黄河文化的不同切面。

年3月2日至4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推出“云探国宝——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带你畅游历史长河”大型直播活动,三天共吸引超过万网友在线观看,疫情期间博物馆在线上依旧充分发挥了社会服务职能。

年12月23日,在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两周年之际,青海省博物馆作为新一届轮值单位,组织召开换届大会,27家新成员加入,成员单位总数达到72家,联盟力量进一步壮大。

年7月26日,“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展,展览汇聚了沿黄九省区23家文博单位近件金玉特种工艺文物精品,是自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以来首次联合策划和举办的专题展览,让观众在品鉴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时,感知中华民族的文化厚积与自信。

河南博物院作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首届召集单位,自联盟成立以来,不仅举办了首届可移动(金属)文物修复保护培训班,还联合九省(区)省级博物馆共同开发“探秘黄河流域博物馆——考古盲盒”,未来还要搞讲解员大赛,为传承保护黄河文化输出专业人才。

△三星堆金面具“出差”郑州

“原计划是想出一套书,《国宝中的黄河文明》是第一本,接下来计划把思路放宽些,分省来做。”张得水说,“比如要出一本讲河南黄河珍宝的书,就要集纳河南省内所有博物馆。每个选取代表性文物,把文物介绍清楚,深挖文物内涵,把文物和黄河的关联说透。”

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给黄河沿岸居民带来数不尽的灾难,但我们更需要看到,黄河孕育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司马迁说的“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讲的就是黄河文明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