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河南经济报记者孔凡哲报道
近三年来,全省黄河流域共完成造林.6万亩,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12个;流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这是7月27日,记者从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获悉的。
在顶层设计上,我省推动中原城市群、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等53项重大事项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制定印发了《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沿黄湿地公园群发展规划和生态廊道建设、水污染物排放等标准,编制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滩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等专项规划。
我省注重加强保护修复,筑牢流域绿色生态基底。目前,黄河干流右岸生态廊道已基本贯通,左岸已贯通公里,累计完成绿化12.31万亩,人河城和谐统一的复合型生态廊道初具规模。近三年来,全省黄河流域共完成造林面积.6万亩,退化林修复3.16万亩,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12个,省级森林城市29个,新设立省级湿地公园47个,扩大湿地保护面积46.95万亩。总投资63亿元的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基本完成。
在污染治理方面,全省黄河流域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6亿亩次,覆盖率达90.5%。基本完成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搬迁改造21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沿黄9市1区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座、日均处理能力万立方米。“一矿一策”开展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工作,流域内9.36万亩历史遗留修复完成8.59万亩。年与山东省签订全流域第一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两年来我省累计获得山东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
严格水资源管控,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效率,近三年来,黄河干流累计供水79.9亿立方米,流域内共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实现高效节水灌溉万亩,新修供水管网超过公里。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累计压采地下水5.06亿立方米。我省还积极推进重点节水项目建设,两年来共安排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个,下达资金48.58亿元。
我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依托当地资源、要素禀赋和发展基础做强了特色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通互促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沿黄流域内新成立18家省级产业研究院、17家中试基地,建成1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创建绿色园区、工厂等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点示范个。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家,累计创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家。流域内百亿级工业企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22家、54家、18家(个)和家。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集约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我省黄河保护治理工作见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省政府副省长宋争辉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