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源头早已被发现,只有碗口大小,却不
引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水源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为了水源人可以不惜生命,因为失去水源生命也难以为继。水不仅供人饮用,人的所有食物,不管是肉食还是素食,没有水都不能产出。工业生产同样离不开水,没有水的地方,很少被选为建厂的厂址,除非因特殊需要,不惜成本从远处引水或运水。
正是因为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人才会逐水而居。人类的文明几乎都起源于流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都是从河里流出来的。长江和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这两条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母亲河。而黄河更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她的浑厚和长江的灵秀构成了中华文明相得益彰的两个主基调。黄河的神圣性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寻找她的源头,就如同血脉寻根一样,让人欲罢不能。如今,黄河源头早已被发现,但想朝圣的人们却不能前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黄河源头什么样
黄河一半水一半沙,波涛滚滚奔流到海。在华山的东峰观黄河,巨大、独特的几字形尽收眼底,令人震撼。黄河携沙而行,水土同色,是因为黄河从源头而下,汇集成势,中段冲刷在黄土高原,形成民族的色彩,一路汇入大海。
朔流而上,人们追寻着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从何而来。由于黄河的源头地区地貌复杂,自然环境严酷,千百年来,要找到黄河的准确源头并不容易。清朝时,乾隆皇帝专门派其侍卫去黄河源头地区星宿海寻找黄河正源。随着勘探科技的进步,上个世纪就已确定黄河源头为青藏高原星宿海地区的三条支流:扎曲、约古宗列曲(玛曲)、卡日曲。
而卡日曲为玛曲的支流,与玛曲汇合成黄河最初的河道,因此可以确定玛曲是黄河的正源,河源的标志也竖立在了卡日曲和玛曲的汇合处。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当年乾隆的侍卫追寻到最初形成黄河支流的三个泉眼,小的只有碗口大小。就是雪山之上这一股股的清泉、雪水汇集成了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如同一个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凝聚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确定了黄河的源头,人们会忍不住有前去“朝圣”念头。亲眼见证母亲河的第一涌泉,拍下张照片留下珍贵的纪念,算得上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但黄河发源地区却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人们的愿望只能遗憾地落空。
河源地区是高原湿地,看过长征影视剧就知道沼泽的风险,一脚踩下去立即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进入这样的地区有相当大的风险。而且这些地区人烟稀少、野兽出没,对进入的人也有很多大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河源地区是水资源的保护重地,如果成了旅游区,难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禁止进入,维护天然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的措施。
保护黄河
知名主持人曲向东等人从年先后两次进入三江源地区进行考察、拍摄。从拍摄的照片上看,黄河的源头地区星宿海现已群星隐退,以前星罗棋布的美丽的湖泊,如今干涸见底,风采不再,很多地方已成了荒芜的戈壁。
而黄河下游曾频繁断流,让下游地区的生活、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大型工业项目的用水,使得黄河的水环境容量减小,加重了黄河的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河口地区的土地也在不断地盐碱化。保护母亲河已经成为了一个急迫的需要。
结语
我国虽然河流众多,又有黄河、长江这两条贯穿东西的母亲河,但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线,很多地方严重缺水,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还有待改善,看着一些河流水源遭到的破坏,不由得让人忧心忡忡,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我们要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爱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的幸福,保护我们的未来。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利益,牺牲掉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卫黄河的付出会让我们收获美好的明天。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