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带着父亲上大学父亲在,家就在

崔永玲 https://m.39.net/pf/a_4359087.html

在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有一位特殊的大一新生,他带着瘫痪的父亲一起上学,明天一起遛弯,吃饭,七岁那年,父亲因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九岁时,爷爷去世,母亲又不辞而别,家庭的重大变故,迫使这个年幼的孩子挑起重担,父子俩相依为命,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马永恩都一直带着父亲,他说,父亲在,家就在。

oo后独自扛起一个家

早上七点,结束了早读的马永恩,匆匆来到父亲身边,为自己和腿脚不便的父亲做早餐。

“榨菜是我爸从网上买的”,马永恩说。和往常一样,父子俩的早餐都是馒头配咸菜,很少喝粥,偶尔去食堂买粥,因为早读结束后只有一个小时,马永恩来不及熬粥。

马永恩来自河南驻马店。六岁时,父亲马小全得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疗,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最后,马小全的命保住了,却再也没能站起来。

家里欠了一大笔债,为了还债,爷爷去工地上打零工赚钱,然而,命运对这个家的“考验”刚刚开始,一次爷爷在从工地回家的路上出车祸去世,料理完爷爷的后事之后,妈妈又离家出走,同村的姑姑还能照顾一下这个家庭,可是,爷爷去世一年后,姑姑也瘫痪了。照顾爸爸的责任便落到马永恩肩上,这个零零后稚嫩的肩膀,担负起了本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重任。

从此,马永恩养成了进门先喊爸爸的习惯,永恩爸爸要从早上平躺到中午,为了防止爸爸长褥疮,小永恩就用一块木板将床和轮椅搭接在一起,顶着爸爸将他一点点挪到轮椅上。高大的爸爸和马永恩瘦小的身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每挪动一次,马永恩总是累得气喘吁吁

同村邻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到农忙,他们总是先帮马永恩家干完农活

“对我来说,‘难’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也是一种锻炼”,永恩一边照顾父亲,一遍上学,还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尽管如此,永恩的成绩一直都不错。

今年,马永恩考上了大学,这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是,永恩却犯了难,一边是大学学业,一边是父亲的身体,思虑再三后,永恩决定,带着父亲一起上大学。

带着父亲上大学

马永恩的辅导员郑炳颉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带马永恩到宿舍后的情景:马永恩整理好床铺后,慢慢将自己的父亲抱起来,放到床上安顿好,再独自收拾行李和房间。“他的熟练让人心疼。”郑炳颉红着眼说。马永恩每天要给爸爸洗脸、洗脚、洗头,每个星期还会帮爸爸洗澡。正是得益于马永恩的悉心照顾,这么多年来,马小全从未长过褥疮。

父亲在,家就在

“现在回过头看,我也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马永恩表示,“我家已经这样了,爸爸是我唯一的亲人,如果爸爸有什么意外,我就真成孤儿了。”带着父亲上大学,虽然辛苦,但马永恩却认为,父亲在,家就在。考上初中,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将来考研究生,找个收入高的工作……每到人生的一个阶段,马永恩都会提前规划好下一站的目标,而在他的每一个目标里,都要带着父亲一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拖累

了孩子。”马小全告诉记者,10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马永恩每天都早早起床洗衣服、做饭,照顾他起床、吃药;中午的时候,儿子还经常用轮椅推着他到院子里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和他聊天;晚上,儿子还会为他按摩双腿“学校得知马永恩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他的学习、生活困难。我们在教师公寓给永恩安排了宿舍,还帮他申请了国家一等助学金,并且为他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郑炳颉说,学校为马永恩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还主动联系到一家企业,该企业愿意每年为马永恩提供元专项补贴用于上学。“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回报大家的关爱。”自从独自照顾父亲之后,马永恩很少流泪。但最近,这么多热心人的关心,他经常会偷偷红了眼圈。“我觉得将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对未来,马永恩说,他有个梦想,就是像电影《背起爸爸上学》里讲的那样,努力学习,好好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2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