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高出地10米,地上悬河危在旦夕,为何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途径青海、陕西、山西、河南等9个省,最终流入渤海。黄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由于黄土高原的冲刷,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水体呈浑浊的黄色,故有“黄河”之称。
黄河中上游是山区,而下游是平原、丘陵地带,黄土高原中游地区含有大量泥沙,流到下游后,水流变缓,淤泥逐渐沉积在河床上,使湖面上升,为防止决堤,人们不得不抬高堤岸,但河水中所含的泥沙似乎没有穷尽,几年后,河床上又有许多淤积的淤泥,水面再一次上升,人们又要把堤坝抬高,这样就陷入了死循环…黄河下游开封段,河道高于开封市区7~8米,有些地方甚至可达10米!远看,黄河如悬于空中,故有“悬河”之称!
看这儿,也许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黄河现在这种情况多危险啊,万一决堤的后果不堪设想,国家为什么不把河底的泥沙挖出来,让河面恢复正常水位?
第一,它无法做到。黄河底淤积的泥沙实在太多,即使国家动用各种机械设备,全力清理,也无法起到多大作用,而且河水还在不断地搬运泥沙,人们挖出来的那一点泥沙,也不一定有新的增加,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很渺小…而且即使是去清理,那成本也是无法承受的…
也许有人会说,把黄河分段承包给私人采沙啊,现在建筑用沙土这么贵,让人去采沙,既清理河道,又创造经济效益,绝对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其实,黄河上也有不少沙场,但这没什么用处,它们的数量太少,与河水每年运载的泥沙量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要知道,砂子本身价值不高,为什么卖这么贵,是因为运费贵,所以大家买沙子都是就近买,不会舍近求远跑到黄河买,而不会把沙子卖给周围的人,因为价格太高,价格太高,所以大家买沙子都是就近买,不会舍近求远,买黄河的沙子就不会太贵。
为什麽国家不从河底挖出淤泥?刚刚讲了第一点,不行,现在再讲第二点,没必要!
政府已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防止黄河决堤。黄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造了许多水坝和水力发电,这些水坝不仅用于产生落差,而且还有更大的作用。众所周知,黄河下游因黄土高原裹着大量的泥沙而形成悬河,然后向下游走平,水流变得缓慢,慢慢地沉积在河床上。那么,只要想办法让下游的水流加快,就不会把泥沙淤积起来,而且也带去了先前的一些沉积物。如何让水流变得更快?即建坝、人为抬高水位,再由上游至下游,多座大坝连续放水,再由多座大坝引水,使水流速度加快,泥沙便不再沉积!这个方法是如此的巧妙,令人惊叹!
此外,水利部还采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加固堤坝,这种方法更是令人惊叹!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水坝上挖一个洞,用沙袋将洞围起来,使浑浊的河水从洞口流出,进入围堰沉淀后,清水再流回河中,使泥沙很快将围堰填平,变成一片陆地!重新种植一片防止土壤侵蚀的经济林,这片土地成了水坝的一部分,整座水坝用这种方法加固后,简直固若金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