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百里黄河十一ldquo庙宇祠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医院订阅哦

篇头题字:王景吾

长清区段的黄河沿线共52公里,故称“百里黄河”。与其他地区所不同的是,这里原是济水的一部分,原称“大清河”。大清河与黄河原本是毫不相干的两条河流,“清济浊河”“泾渭分明”。它们在黄河下游相距很近,都把大海当作自己的最终归宿。但是黄河强大的威势却把大清河吞噬了,形成了现在的状况。长清境内的黄河是既古老、而又年轻的一段:说它古老是因为相比黄河数百次改道来说,其他地区多数河道飘忽不定,而长清段是原“大清河”班底,经历了几千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说它年轻是因为这里本不属于黄河,从年黄河侵占了大清河道后才易名,因此只有多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而又少见的历史衍变过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长清黄河文化,在黄河沿岸是极为少见的。随着长清沿黄近百个村庄的搬迁和撤村并村,也许有些历史遗存将会永远消失。因此,探寻、挖掘、记录这一段令人爱恨交集的历史遗迹,留住这最后的一抹余晖,让人们永远记住乡愁、永远不忘乡情,特开设了《长清百里黄河》栏目,与大家共享。

庙宇祠堂古碑刻

在长清沿黄地区,旧时有很多庙宇:寺、院、庵、堂、宫、观、庙、祠等,可说是一应俱全。尽管名称不同、信仰不同,其作用却是基本一样的,皆以避风避雨为基、以崇敬神祗为念。其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以青石、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道场。许多流传至今。祠堂虽然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是建筑形式宏伟气派,在农村也很普遍。它不算寺庙,而是作为一家本姓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本地被称为“家庙”。旧时祠堂用途很广,如果本族谁触犯了“族规”、或是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在这里议事。另外,祠堂还有多种用途,本族各房子孙平时在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会到祠堂开展活动,是人们“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道思想的表现。庙宇和祠堂也有其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碑刻。古时候为了怕遭兵燹或水灾,将名人功绩或施善者的名字刻在坚硬的石头上,立在庙宇祠堂前,以求流芳百世,是一种传统、聪明的方法。因此,凡是有庙宇祠堂的地方,基本都会有碑刻。查找一方乡土文化,基本都要去这些地方。总有一些志书上查不到的信息。长清境内的庙宇多得简直都不好统计,过去几乎村村都有庙,甚至有的村子有两到三处。由于多年来的黄水侵犯,黄河滩区的这些古遗址多数已经倾圮、荒废甚至消失,它们都反映了长清黄河文化、宗教文化的发展过程和轨迹。为了叙述方便,就由南向北分四个街道说起吧。(一)孝里街道广里村是长清西南重要村庄,位于长清西南国道西侧齐长城的起点处,汉书中记载曾叫“光里”。据《长清县地名志》记载:“以《左传》载:‘齐御晋师,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广里曾是齐长城上的关隘,长年屯兵。齐灭亡后,守兵留居下来,形成村落,以广里关隘命村名。”过去村里自西向东分别有“三官庙”、“土地庙”和“真武庙”等。过去当地村民把“真武大帝”当作北方水神,为了防止水患而修建。这里的真武庙被村民称为“东大庙”。此庙规模非常大,每年阴历三月十五有庙会,每次六天,全孝里和肥城、平阴的好多人都会来赶庙会。曾有:“扒龙泉,修灵岩,东大庙里神最全”一说。只可惜从日本鬼子修炮楼起,大庙就逐渐消失了。据说原来庙门口有一块巨石,叫“太湖石”,高五米、宽三米,是镇庙之宝。后来也不知去向。齐长城从广里村开始修建,至今村北还有明显的夯土齐长城遗迹。为了宣传齐长城文化,人们在村中的小山上建了一座“齐鲁阁”,共三层,高大壮观。齐鲁阁前的小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根高约3米、直径约半米的经幢,上面刻有经文。由于风化严重,字迹已不好辨认,但上面的落款还能依稀辨出有“元祐六年()二月八日”字样。算来经幢已存在近一千年了。上面的花纹也十分精细,非常难得。据说这四根经幢就是从原来“东大庙”遗址上挪到西面的大车店里,建齐鲁阁时又转运过来立在这里的,堪称“镇阁之宝”。甚至是“镇村之宝”。在齐鲁阁下方不远处,还有一个硕大的龟趺碑座,只是没找到石碑。碑座的赑屃做工非常精细,遗憾的是上面没有只言片语。据村民介绍,原来这个碑座在村西与广里店村挨着的地里半埋着,早已不见了石碑,碑座也才挪上来十几年。从碑座的整体来分析,此碑无论是体积、分量,还是内容都应是十分厚重的。广里村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齐长城边上,文化底蕴深厚,文物众多,只是屡遭水害,现所剩无几,非常遗憾!北边的东障村由大街、张营、三义合、金村、四街、后楚庄六个行政村组成,至今规模很大。自古就不是村级别的架子,而是远大于村、甚至是大于镇的一座城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清的西南一隅属于齐国的平阴城,是齐国的西南边陲重镇,也是齐国的西南大门。在村南的黄米山上,坐落着大街村的“王氏祠堂”,三大间、进深两大间。祠堂外横卧一通《建王氏祠堂碑》,系清咸丰元年()所立;祠堂内墙里还嵌入四通石碑,内容都是王氏的谱系和修建祠堂等事宜。据载,清咸丰元年()众族人公议在老大街村中心建王氏宗祠。后来由于屡受黄河威胁,众人集资将祠堂移到此处。现在保存下来的王氏世系谱碑都是从村中祠堂诞生的。为防再遭意外,村民将石碑直接嵌在了墙体内。几年前,爱好乡土文史的本村村民王守学在村中废墟上还发现了一座经幢。这说明村里还有过相关佛教寺院。经幢上、下边均刻有精美花边,稍有残损。高约0.60米、直径约0.40米,虽然字迹有点模糊,还掺杂些佛语等,但上面的年号却能看清,有“元祐三年”()字样,算来也有近千年历史了。张营村内有一座小庙,当地人称“石香台子”,因牌坊前有一个上供用的大台子得名。小庙房屋分两部分而建:下半部分由石头垒砌,上半部分全部是青砖到顶。顶部水流子和砖牙子都还齐全。整座建筑保留还算完整,古色古香。大门顶部已坍塌,内外墀头已斑驳脱落了一些;里面由于背阴,砖雕细节还很清晰。小庙坐南朝北,门窗用青石拱形垒就,庄重大气,除有少许裂缝外,基本完好无损。据说这里曾做过村卫生室。门前的一对抱鼓石雕刻着精美图案,细节还能显现出当年的风采。在四街村西边紧邻的老公路上,曾经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古牌坊——“天恩褒节坊”,当地人俗称“李家牌坊”,是明朝皇帝御赐给四街李庄节妇郑氏的。建于崇祯八年()。天恩褒节坊曾是旧官道上长清县至平阴县近百里以内独一无二的精美大石牌坊,蔚为壮观。遗憾的是上世纪被当做“牛鬼蛇神”炸毁了,现在附近还能看到塌落散乱的牌坊上的大块石头和构件,上面还有一些阳刻大字。金村有一座庙和一座祠堂,小庙被当地人称“金村古庙”,建筑风格也是下半部石砌、上半部砖垒,上世纪中叶曾被当做供销社的门市部,后来闲置。相比之下,金氏祠堂要大得多。祠堂在民间往往被称作“家庙”,是为供奉本姓先辈牌位所建的庙。一般来说,家族越大,出的大人物越多,供奉的先辈“牌位”越多,庙的面积也就越大。据金氏村民介绍,祠堂占地一亩多,这在把土地看得比命都重要的平原地带的农民来说,足以想象得出其家族的辉煌。金氏祠堂主建筑三开间、进深两间,石柱到顶,硬山式,砖石结构。东边还有三间配房,也是砖石结构,古色古香。在祠堂门楼东墙上,嵌有一通石碑,系《金氏修家庙文》,大意是清咸丰年间有倡导者提出,众人集资买地建庙,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建成。后将先人牌位供奉在此处等。立碑时间是光绪十三年()。祠堂院内有一个地窖,地窖口有两块带字的长石条,从内容看应该是谱碑上的“护碑石”。由此看出,原来应该还有很大的金氏谱碑,现已不知去向。门楼两侧的抱鼓石也很精致,其中一块稍有残损。一百多年来,它们忠于职守,一直守护在这里。另外在四街村还有一块《创修双庙白衣堂碑记》,光绪三十一年()立。关于“白衣堂”类似的庙宇在长清其他地方还没听说过,相关资料也少有注解,据说是供奉“白衣观音”的庙宇。那么白衣观音是什么神仙?人们为何要供奉她呢?《辞海》是这样注释的:“白衣观音,菩萨名,亦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称白衣观音。”今堂址不存。孝里铺原是孝里镇驻地,由四个村子组成。据《长清区志》记载:该村曾名小龟庄,以村东南龟山(又名巫山,今名孝堂山)命名。西汉初年,以村处清水(今黄河)之滨,是郡县间交通要道,更名水里铺。孝里铺东有孝堂山、西有三皇庙、南有南堂子(观音堂)、北有北皋(应该是真武阁),自汉朝起就相当繁华,比长清县城都要早多年。其规模也仅次于解放前的长清县城。据说在“抱厦”东南角和东北角分别有两块高一米八左右的石碑,一块刻着“同心同德”,一块刻着“孝心隔天”,高大厚重,非常壮观。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踪迹了。孝里铺已整体搬到黄河迁建的“孝兴家园”,现在的马氏祠堂仍然在原处坚守着“阵地”,祠堂古朴典雅,只是没有找到建设时间。孝堂山原名巫山,位于孝里铺村东。其海拔高度62米,是一座馒头状石灰岩山丘。山上留有建于东汉早期的汉石室,是我国绝无仅有的保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有近年的历史了。汉代石室也称为石祠,多建于坟墓前面,这座石祠也不例外。石祠上面最早的文字记载就是北齐武平元年(),石祠西山墙外面的《陇东王感孝颂》了。这座石室也叫郭氏墓石祠。碑刻篆书标题、隶书碑文的巨型石碑,字体大而规整,苍劲有力,刻工精细,实乃碑刻中难得的珍品。碑文几乎占据了整个西壁外侧,内容又涉到大孝子郭巨,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