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黄河文物保护利用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出部署。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
问: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近期与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编制印发《规划》的背景。
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
黄河乾坤湾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我国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关中、三晋、河洛、齐鲁等地域文化,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黄河流域文物资源丰富,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的39.73%。做好黄河文物保护利用,可以有效支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可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编制出台《规划》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推动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黄河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部署黄河文物系统保护重大工程。此次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实施计划和具体行动指南,也是对黄河文物系统保护重大工程的细化落实。
第二,推动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黄河流域在考古、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古建筑、石窟寺保护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强,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整体水平不高,让文物活起来方法不多。通过编制实施《规划》,系统谋划工作思路举措,与各部门达成广泛共识,通过资源调查全面认定黄河文物,以考古研究厘清黄河文物价值体系,实施一批影响力重大的综合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出一批高水平陈列展览,系统展示黄河文物价值和内涵,积极推动黄河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问:《规划》首次将黄河流域作为规划对象,备受文物行业和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282.html